第684章 都好起来了 二(第2/2页)

这个小商品市场的名字虽然“小”,但作用可不小,外来的商人们只要进去转上一圈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而生产商们也获得了重要的销售渠道,两相得益。市场依托工业区而生,而市场本身又为城阳区的轻工业提供了竞争优势,形成了正反馈循环,到如今已经势不可挡了,几乎全国乃至国外的商人都会来此地订货,李致也是其中之一。

李致并非东海关税同盟居民,而是宋国庐州(合肥)人,在家乡经营一家奇珍商店,今日来东海国进货——虽然这市场卖的是“小商品”,但其中仍有不少机巧的好东西,在商业和消息没那么灵通的宋国,仍称得上“奇珍”了。

他之前订购了一批常见的杯具玩具等往年热销的品项,又继续逛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东西,现在就发现了感兴趣的。

这个火车模型主体用木头雕成,机械结构并不能活动,只是装饰了少数几个金属零件,但涂上漆之后还是有模有样。李致自庐州过来,是先走运河水路到了临沂,然后又乘火车到了东海市,途中对这种大力迅捷的钢铁机械很感兴趣,但一直没看真切,如今见到了模型,自然分外眼热。

店老板见他驻足观望,立刻热情地上前招呼道:“客官可是看上了我这小火车?真是有眼光!此物可是渔浜厂出产,由工程师比着原物缩小了尺寸,再由大匠精雕细琢出来的,真叫一个活灵活现。客官要是把它请了回去,无论是观赏把玩,还是镇宅转运,可都是上上之选呐!”

“嗯?”李致对他前面的那些自吹自擂没怎么在意,倒是对后面的“镇宅”起了反应,“怎么就能镇宅转运了?”

店老板当即做出一副严肃的表情,一本正经地说道:“您这就有所不知了,这火车虽是人造之物,却也暗合天理。您看,这火车和铁轨属金,内部燃火催生水汽之力,又通过枕木安置在土地上,金木水火土俱全,这不正合五行之道吗?正是至真至纯之物啊!说句僭越的,咱东海管委会在国土大地上查勘风水、遍布铁路,不正是借这五行之力疏通龙脉,逆天改命?铁路到了哪个城,哪个城就兴旺,火车站设在谁家门口,谁家就发达,这就是气运啊!如此吉运之物,您请一尊回去,家里的风水也会沾上福泽啊。”

李致被他忽悠得一愣楞地,下意识就拿出了钱包:“这个,这尊火车多少钱?……不对,你这有多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