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佛堂问答(第2/2页)

无定回道:“以高下来区分,或许就着相了。释之真空妙觉,道之返璞归真,儒之格物致知,同理也,但人生有限,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个人的看法,年轻时最好学习儒家,中年之后再学习道家,否则没有经历的话,以为自己看破了,其实是看错了。至于佛家,幼还是大,在家还是出家,都是可以修的。”

“在我目前的修为看来,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以佛为心,以道为骨,以儒为表,这样可能会看的更加通透,只是不易做到,单单佛门理法就让老衲穷尽一生无法看到彼岸了,应该需要无数世的因果轮回才能管中窥豹吧。”

华澜庭又问道:“今天在和无念和无字辈众僧交手时,我都有所领悟和突破,这种灵机一动的灵感应该怎么能够更多地获得?”

无定答道:“灵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具有多层的本质,既要用到抽象思维,也要用到形象思维,既是显意识的产物,也是潜意识的参与,既是突然出现的顿悟,又是长期苦苦思索准备的结果。”

“常规思维多属于渐进和量变,创造性思维多属于质变和飞跃,灵感是正常认识反应过程的中断。灵感不仅是抽象、形象和实践操作思维的综合运用,兴趣、情绪、感情、意识、意志等心理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急是急不得的,求也是求不得的,水满自溢,花熟蒂落。”

华澜庭追问:“所以凡事都要坚持?”

无念说:“慢慢来,靠积累。世界上值得我们去奋斗的事往往没有那么容易,刚开始慢一点是为了后来居上,冲线而过,这就是慢就是快、小就是美的道理。”

“走出第一步后,如果没有结果,得不到认可,不要害怕,那只是暂时的,随心不刻意,从心所悟就好。追梦是个漫长的过程,选择放弃让梦破碎只需要一息就够,但每一次坚持都是一次成长,这是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不是所有的等待,都经得起来日方长。”

“期间有顺境和逆境,如同人的两只脚,靠两脚行走才能达到目的地,只想着顺境而逃避逆境,这样靠一只脚是无法达到顶峰的。学会不抱怨,世界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但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独特,但别另类。”

“这个世界越来越浮躁,大流和主流变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习惯了顺流而行,争先恐后,却不知所往。人群拥挤,老衲愿你我,与这世界背道而驰,找到可以安住自己心灵的秩序。”

佛堂问答,华澜庭问得随意,无定答得跳脱,其实华澜庭也没想得到标准的答案,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大家都是盲人摸象,换个角度多听,多摸几下总是没坏处。

在和无定一番交流后,华澜庭告别了群僧,接着向文斓国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