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定光佛主(第2/3页)

说来也滑稽。

当年作为三清宗仙人,定光道人力推仙道,宣扬三清玄妙。任鸿彼时为天皇阁主,一力打压三清宗。

而如今时过境迁,两人立场掉了个个。任鸿成为三清道统,帮扶仙道,明里暗里压制佛妖魔鬼。而定光道人要另开佛宗,立场也跟当年反转。

说话间,任鸿怀中的冤魂珠滴溜溜飞向佛主。

佛主托起冤魂珠,周边佛光自动涌入黑珠,净化里面的怨气。

任鸿眉头一挑,暗忖;我玉清仙法虽有净化超度之术,但跟他兼修两道的秘法比起来,还是逊色一筹。

眨眼功夫,那些执念数百年的冤魂便一一归入幽世,重归轮回。而且得定光佛主的佛光加持,来世必然归入人道。可比苦苦挣扎的钧天仙灵强多了。

佛主净化的同时,提及另一件事。

“这次你西行而来,除却灵鹫寺和妖族的气运之争,也涉及昆仑的一些分歧。”

“你这一路遇见三十六路妖修。因此,昆仑要出三十六位元神真人助我灵鹫寺开辟佛国。”

“三十六位真人?”任鸿前指一算,如今天机尘埃落定,皆可算得。

徐阴阳担忧青玄大道君未归之前,昆仑派动荡。刻意请回定光道人主持大局,但又担心定光道人祸害昆仑派,遂和他定下君子之约。

昆仑派主动帮定光道人开辟佛国,但前提是这处佛国必须受到控制,不能尾大不掉,反压三清玄门。

为此,徐阴阳默许广法、遍吉和妙玉三位同门入佛。但其目的并非分割昆仑,而是以此控制佛统,将佛国把持在玉清一脉。

至于那三十六位真人,日后说不得都要往佛宗走一遭。成就佛陀、菩萨果位。

任鸿算出因果,不禁问:“老朋友,依我今生那位便宜师兄的计划。你这妖洲佛国日后要归广法师兄掌控,你舍得?”

“我立佛国只为证道。若文殊愿意,日后让他做一个‘七佛之师’又如何?”

任鸿心中一动,隐约窥见妖洲佛国未来的几尊佛主。而包括眼前的定光佛主在内,这些佛主都要轮回重修一劫。彼时,需要广法道君显圣度化。

“你们这群人谋算,可真把天数算计到几千年后了。”

“我们喜欢谋划天机,推算天数。但却比不上你的易天定命,反手之间排布天命。”

定光佛主难得和昔年故人相逢,因此多说了几句。

“广法道友执掌佛统仅是过渡。未来三千年后,善御于西方未来的迦毗罗卫国降生,证如来果,为现在佛。彼时,我和惧留率诸佛皆为过去世,定三世佛统,为佛宗根本。”

言外之意,便是以他们的三世佛统替代西方极乐世界的正统?

“所以,玉虚老师对你转入佛宗不闻不问,甚至徐师兄也默许三位同门叛门?”

敢情到最后,这佛宗易主竟成了他们玉清一脉的别宗?

“不尽然。善御今生虽拜我为师,且有诸世师徒之缘。但往前推算过往,乃净土佛国的大能。日后他掌佛统,是双方合谋推举。西方净土诸佛乐见其成。此外,碧游宫也要有人化佛。还有玄都宫的大老爷,怕要亲自走一遭,分掉佛宗气数。”

“当然,这一切都是下一劫的天机。如果天皇不灭,这些都是空谈。”

别看他们安排的妥妥帖帖,连未来太清教主西出化佛都谋定了。但如果天皇这一帝纪胜了,未来轩辕七世就是个笑话。更别提所谓的佛宗大兴,玄门两分。

遥想当初,众多古神排布天命,定下太昊九世,神农八世,轩辕七世的三万年人族大兴时期。

但结果呢,天皇从中作梗,如今神农八世跟当年古神们的预计可是截然不同。

要不是农皇自己厉害,硬生生从天皇身上咬下一块“天机”,这“神农——魁隗——烈山”的三世皇朝都是笑谈。

此时,东郭老祖冤魂净化,一缕冥魂飘飘升起,显化冥君道果。

不过对一位根基不深的冥君,佛主和任鸿都不以为意。任鸿随手收到如意内,保护起来。

定光佛主:“我和徐阴阳有约,不久之后以化身燃灯道人重入昆仑,执掌道统。那时候,可要仰仗你帮忙。”

“我?我一小小记名弟子,能帮什么?”

“就凭你和青玄的关系,即便放在三清宗时期,也该归入他的清微宫。有你在,我才好跟他联络,助他执掌道统,平稳过渡。”

佛主随后,对昔年故人提及三清宗的内部往事,讲述玉清一脉的大小山头。

昆仑大小山头林立,姑且不论十二仙峰,这东西南三处昆仑道统,便是最明显的例子。

“在玉清昆仑中,有洞真、广成、清微、神霄四大派系。理论上,我跟广法、玉柱都是洞真派……但彼此之间亦有分歧。”

玉虚上人门徒众多,当年以四座道宫打理教统,任鸿有幻境经历自然知晓。

四座道宫,以洞真最尊。这里道真最多,名义上的定光道人以及广法道君、遍吉、妙玉、玉柱、黄龙都位列其中。

但洞真宫上仙飞升极多,导致目前人间势力不足。远比不上广成、清微两位宫主驻留人间。

其次便是神霄宫,这一派也有诸多道君上真飞升,连灵寿子这位宫主都跑路了,仅留下元阳峰的玉阳子一位道君。

定光佛主慢慢讲述昆仑大小势力,让任鸿对东昆仑诸位师兄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

赤明道君和青锋道君以及十二仙峰之外的另一位道君,同属广成派,目前以赤明道君为首。

飞云峰主孙惧留和定光道人交好,日后必然归入佛宗,化拘留孙佛。

广法、遍吉、妙玉抱团,日后会入佛宗,化文殊、普贤、观世音三圣。

玉阳子和灵寿子交好,此外东海玉清别府的沈引道君,也算这一脉。

青玄道君和金霞道君关系好,玉柱道君虽然不是清微宫人,但也跟二人交好。

至于黄龙道君跟原金庭峰主关系不错,但随着金庭峰主飞升,他跟昆仑姜道君保持中立。

仅仅十几位道君,就弄出六个派系。

“好好一个东昆仑,你们怎么折腾如此乌烟瘴气?”

遥想当年,自己执掌天皇阁,那是何等一言堂。哪像徐阴阳似得,昆仑派整个一团烂泥。

“昆仑分歧,主要在于洞真宫。”定光佛主面带无奈。

和其他三宫不同,洞真宫主换代频繁。他当年执掌过一段时间,妙玉也干过,广法也当过,还有当年的金庭峰主,大家彼此都不服气,自然鼓捣出一个个小圈子。

“徐阴阳这一走,担心青玄接不了手,让我出手帮衬,打压广法他们三脉。放心吧,过几日我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