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回来啦![二更](第2/3页)

“臣在!”柴阳出列,单膝顿地,腰身笔挺。

众人的目光汇聚到他身上,有点复杂。

晋阳大长公主下葬,除了柴、李两姓,几乎没有其他人登门,说白了就是怕受牵连。

连带着柴阳从前那些好兄弟、柴蓝蓝的小姐妹,有的默默地送上关心,也有的唯恐避之不及。

就连坊中的酒馆肉店,对柴家人态度都和从前不一样了。

短短半月,柴氏兄妹可谓尝遍了人情冷暖。

柴家还能不能有“以后”,就看今日了。

“大过节的,随意些。”

李鸿摆摆手,道:“朕都听说了,你在除夕一役身先士卒,勇擒贼首,是大功。今日朕便破个例,就让你接了徐卿的班罢。”

柴阳猛地抬起头,显然不敢相信。

李玺惊喜道:“臭、不是,父亲说的可是统领金吾卫的徐济徐大将军?”

李鸿点头,“徐济和顾安两位将军过完年要去安西,京中左、右金吾卫空出两位将官,柴阳年纪轻,便先升个‘将军’吧!”

“臣,叩谢圣人!”柴阳激动地叩了个头。

席间,统领金吾卫的陈玄老将军爽朗一笑,“小子,落在老夫手里了,往后可得把皮绷紧了。”

“老将军肯指教,小子先行谢过。”柴阳恭敬地抱了抱拳。

陈玄老将军捋了捋胡须,满意得很。

李鸿看向柴蓝蓝,“你想要何赏赐?”

柴蓝蓝出列,恭恭敬敬行了一礼,稳重道:“圣人已经赏了兄长,皇后娘娘也赐了臣女不少珍品,臣女心内已感激不尽。”

这是实话。

晋阳大长公主那般作死,圣人不仅放过了柴家,还重用柴阳,这是她烧香拜佛都求不来的好事,知足了。

李玺笑道:“别呀,柴表哥是柴表哥,你是你,你的功劳可不比他小。想要什么赶紧说吧,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柴蓝蓝笑笑,坚持道:“臣女叩谢圣人,真的不求什么了。”

郑嘉柔温声道:“那就暂且存着,何时想到了再说不迟。”

柴氏兄妹回到坐位上,坦然地迎接着周围或讨好或观望的目光,腰板挺得笔直。

接下来是贺兰璞、萧三郎、窦季等人。

几位郎君皆升了官,有了正式品阶和官俸,为自家门楣添了一道彩。

轮到李木槿。

她原本已经想好了,让李鸿把今年科举的状元郎赐给她做夫君,然而,临到头又不好意思了。

于是,便说:“侄女一时想不到,可否像蓝蓝表姐那样,先存着?”

李鸿笑笑,“蛛蛛呢,也存着吗?”

蛛蛛摇摇头,说:“侄女恳请圣人,许我小弟契苾雪松入学宫读书。”

“你的养父契苾纳木于国有功,如今是三品大都护,他的儿子理应入国子学或学宫——这个不算你求的,再说一个。”

蛛蛛一听,可高兴了,也不客气,大大方方道:“那侄女便求圣人,许侄女去大姐姐麾下做个小兵。”

李鸿挑挑眉,看向太后,“母亲觉得呢?”

太后一脸惊喜,“你不回松漠了?”

“阿爷娘亲已经夺回了铁勒族的家园,用不着我回去了,蛛蛛以后就留在长安,陪着祖母,好不好?”

“好,好!”太后连连点头,“那就跟着你大姐姐玩去吧,好好的,别整天摔摔打打。”

郑嘉柔调侃:“过两年,咱们家就有两位女将军了。”

太后笑得畅快。

李玺强势提醒:“还有我们小胡椒呢!”

又转过头悄悄对胡娇说:“千万别要刀啊剑啊的,这些我都能给你讨来,必须要个大的,不然就亏了。”

胡娇认真地点点头,说:“我想要一个人。”

李鸿镇定道:“娇娇看上谁了?宫女还是内监?”

“他。”胡娇纤纤玉指一抬,遥遥地指向郑信。

郑信:???

胡娇看着他,说:“小宝和魏少卿成亲后,我要和你成亲。”

“噗——”

不知多少人,殿前失仪。

郑信整个蒙了。

对上胡娇平静又天真的眸子,禁不住红了脸。

郑嘉柔抿唇一笑,“没想到,我们家的傻小子还有这般好运气。”

所有人都笑了。

李玺笑得最欢。

牛,还是小胡娇牛。

这桩婚事李鸿没敢应,需得郑嘉柔和太后商议之后才作数。

当然,也要看郑信的意思。

当然,这并不重要。

只要太后不嫌弃郑信,这事差不多就成了。

这场宫宴,吃得可真值啊!

一顿饭没吃完,众人肚子里就装了一箩筐谈资。

世界的喧嚣,和李玺无关。

吃完饭,他就跑到城外去等魏禹了。

胡娇原本想跟他一起去,中途被郑信拦下了。

郑信问:“你真想嫁我?”

胡娇道:“娶也行。”

郑信:“……”

不死心地找虐,“我比你大十岁。”

胡娇平静道:“我不嫌你死得早。”

想了想,又说:“也不一定,许是我先死。”

郑信:“……”

胡娇看着他,有点凶,“你不愿意吗?不许不愿意,除夕那晚我救了你,你得以身相许。”

郑信嘴角一抽,“这话跟谁学的?”

“小宝。”瞪眼的样子和说话的语气都是。

郑信失笑,忍不住逗她:“你刚出生时我也救过你。”

“你是想让我以身相许吗?”胡娇点点头,“也行。”

郑信:“……”

另一边,渭南郡王也在跟李鸿谈判。

“圣人,那孩子过完年就十五了,到底是皇家骨血,一辈子困在秦州那个小地方也不是办法,您看,是不是把人接回长安?”

李鸿不甚在意地点点头,“也不是不行。”

渭南郡王松了口气。

紧接着,手上就多了个折子,“二月二大朝会,御史台上书立福王为太子,宗正寺可有意见?”

渭南郡王故作为难,“福王年纪还小,且正妃是个男人,若将来膝下无子,于国不利啊!”

李鸿直截了当,“此事宗正寺何时点头,我就何时下旨,将那孩子接回长安。”

渭南郡王摇头叹气:“圣人容臣与族中长辈商议商议可好?”

李鸿点头,“交给你了。”

渭南郡王苦着脸往外走。

李鸿叫住他,“那孩子叫什么?”

“小狼牙。”渭南郡王道,“大名还没起,秦州那边也没人知道他的身世,只当亲戚养着。”

“小狼牙。”李鸿点点头,“挺好的。”

渭南郡王一出长乐宫,瞬间变脸,“圣人被我骗了!宗正寺早就商量好了,二月二一开朝就上书请立太子,哈哈,这下倒好,白赚一个小狼牙!”

忠仆默默地抄着手,不说话。

他觉得吧,被套路的那个,大概,也许,可能,是自家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