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守护》2 芭蕾小作品(第2/3页)

这次小作品比赛,所有评委都在,还有各位领导人。

大领导也来了,他看了一个多小时,正准备提前离场,就看到了台上沈娇宁。

他十分意外地问汪英毅:“她怎么不去比大型舞剧,到这里来了?”

“那边也去了,您知道,这回有《草原儿女》和《沂蒙颂》,我就让她来这边试试。”

大领导点点头,也不急着走了,干脆把这个作品看完,总之也就八分钟。

这个小作品,沈娇宁把所有枝枝叶叶的内容全去了,只留下最精华的部分,于是台下的观众就看到他们,一开场,直接从高台上来了个绝美的托举。

大家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嘴里已经异口同声地喊了句:“好!”一开场就那么刺激!

舞蹈很明显的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层层递进,男女主演几乎没怎么移动位置,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托举,每一个动作结束,观众都忍不住想,这应该是最好的一个动作了吧,应该没办法更好了吧?

结果他们就是还有更好、更让人意外的动作。

看了这场表演的观众,他们只有一个感受,沈娇宁永远不会让人失望,她永远可以戳到观众最期望的点,满足他们的心理。

她就像一个洋葱,一层一层地往下剥,仿佛永无止境,让人猜不出她的功力到底有多深。

但她又不是炫技,大家从这些动作里看懂了她要表达的故事,森林曾经这样保护过人类,让他们越来越壮大,而现在人类,又反过来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母亲了!

主演身后的男女群舞,又使得这个舞台不空旷,整体异常和谐。

大领导看完,点着头拍了三次手掌,道:“不错,森林确实是我们要守护的珍贵资源。这个小同志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汪英毅连声应是。

大领导说完就准备走了,他旁边几个秘书也跟着一起走。

到观众席出口处,发现有不少比赛选手也来看了这个舞,对秘书说:“这些选手是知道她的舞厉害,特意跑出来看吗?”

秘书道:“想来是的。”

几个人就走出来大剧院。

只留下那些本来想看沈娇宁惨遭滑铁卢,最后被她炫了一脸,还没回过神的舞者们。

他们不认识谁也不能不认识大领导。

这是什么情况,看完沈娇宁的舞就走了?他们心里忍不住猜想了很多,难道大领导就是专门赶过来看她跳舞的?

这么一想,他们就觉得自己不太好了。

他们刚刚怎么会觉得,沈娇宁比不过另外两个人呢?

从舞台到动作,《守护》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多一分则赘余,少一分则不足,她的每一个点,就这样不偏不倚地砸在观众心头,成了一部几乎称得上完美的芭蕾小作品。

相比之下,那个六号作品就太粗糙了些。

大家终于认识到,人数多又怎么样,自己搬了个小台又如何,只要安排得恰当,就能把劣势转化成优势!

他们一时间觉得自己对舞蹈的思路都开阔了不少。

只要奚娅童和白承泽脸色格外难看:“他们怎么会这么厉害?国内的芭蕾怎么还有这样的了,不是说只有《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吗?”

翟小凡正为沈娇宁高兴,听到他们的对话,好心告诉他们:“那可不是,看来你们没去看前几天的舞剧啊?咱们国家去年就有了新舞剧,喏,就是那个被你嘲讽过的女舞者编的,今年新舞剧就更多了,《草原儿女》《沂蒙颂》《森灵》……你们要是早几天都能看到!”

奚娅童和白承泽面色如土,他们要参加比赛,前几天自然都在排练,不可能有那个时间出去看舞剧。

这会儿沈娇宁刚刚下台,见状说了句:“《草原儿女》和《沂蒙颂》都是芭蕾舞团排的,那边现在招人要求很严格,功底不行的人肯定不会收。你们既然看不上国内芭蕾,不如考虑重新出国吧。”

奚娅童气冲冲地走出后台。

怎么可能还重新出国,这个时候,回国都是冒着风险的,说要出国,那简直是嫌日子过得太舒坦,想去乡下松松骨头。

元静竹看到她被气走了,揽着沈娇宁肩膀说:“我们还真比他们好呀?嘿,让她之前那么嚣张!”

“早就说了,让你有自信一点。”

翟小凡走过来,吹嘘道:“宁姐,你们的舞真的太好了,我明年一定去考部队,我要跟你们一起跳舞!”

她说:“你简直不知道,我今天都希望自己是那个小圆台,你真的太厉害了,怎么想到能直接从台上开始托举呢?”

元静竹经历过黄盼香的转变之后,对这样一开始说得比唱得还好听的人多了几分警惕:“小妹妹,那就等你考上部队再说。”这些人,崇拜的时候什么话都能说,叛变起来比谁都快。

“我一定会考上的!”翟小凡说,“对了,大领导也夸你们了,他看完你们的节目就走了,还问我们是不是知道你特别厉害,特意过去看你的。其实当然不是啦,好多人是想去看你笑话的,结果你跳得那!么!好!”

沈娇宁被她逗笑了,摸摸她的头:“遇到问题就写信问我。”乡镇宣传队的舞蹈老师水平有限,很多地方都教不了她。

“知道了,谢谢宁姐!”

……

比赛结果还没有出来,但他们至少把刚刚瞧不起人的那对舞者比了下去,算是出了口恶气。

结束了舞剧类和小作品类的全部比赛,大家终于可以回去了。

尤其是对沈娇宁和杜思远来说,这次他们出来的时间都快有两个月,实在太久了,十分想念那个满眼军绿色的部队。

回去前,元大山给全体文艺兵针对这次比赛,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复盘了整个过程中,值得保持的优点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不是普通的演员,而是文艺兵。既然是兵,无论什么时候,要把集体放在个人之前,拧成一股绳……”

“有些同志在奇怪,舞剧拿不到奖,我为什么要那么早就告诉你们,因为我是把你们当成一名成熟的战士来看待的。”

“你们这里,最晚入伍的也已经有一年了,经历过新兵连和拉练,现在又经历了这样的团体比赛,如果你们到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集体和军人的意义,或许现在就应该开始考虑,两年义务兵结束之后,是否要退出部队……”

这天,元主任的讲话长达一个多小时,大家仿佛回到了还在新兵连的时候,站了一个多小时的军姿。

但没有一个人说累,因为这番讲话,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他们未来要一直留在部队吗?如果退伍,他们又要去干什么呢?

他们想,自己肯定是要一辈子留在部队的,在部队生儿育女,等到上了年纪无法演出,就转去文职或者当教员。部队是最严苛的地方,可也是现在最令人安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