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伦敦5 个人专访(第2/2页)

因为这一点,她心里觉得,这个舞剧,其实已经超越了很多古典芭蕾作品。那位舞者说要超越古典芭蕾,真的不只是说说。

……

电视台为了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欣赏舞剧,看懂里面的文化内涵,特意把这段独家采访放在了正式舞剧之前,在讲到阴阳鱼和道家理论时,还很贴心地附上图片,旁边写上了一大堆文字解释。

然而电视机前的观众并不领情,只觉得把沈娇宁的脸挡住了很不爽。他们还没看过舞剧,并瞧不上亚洲舞者的芭蕾,能看这个节目完全是因为受采访人长得漂亮。

至于内容,他们根本无心去听。

他们就这么想着,等到开始播舞剧时,突然觉得,脸好疼。这舞剧,简直突破过往的一切认知,刷新了他们从小对芭蕾的看法,且高.潮迭起,看得人目不转睛。

别问我什么跪着看舞剧,因为没空回答……

等到舞剧播放结束,他们才想到,之前那个女舞者采访时说什么来着?这个台似乎还有什么出处,好像是什么鱼?

可惜他们没有认真听,倒是把两条黑白鱼的图记住了。

舞剧电视转播和现场观看的差别很大,很多人冲到剧院去买票,想看看现场版本。然而剧院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没有演出了,对方是从中国过来的舞者,来交流芭蕾的,总共只安排了一场演出。

许多观众失望地围在剧院门口,久久不愿意离去,不停有人问:“舞者们已经走了吗?不能再多安排一场吗?”

“就是,有国外舞团来演出,为什么不提前在报纸刊登相关信息?我当时要是知道,一定会过来看的!”

剧院为难了:“演员还没走,但是原本没有安排加场,需要先行商量。”

最后答应,如果确定要加场,会提前在报纸刊登演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