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云安出嫁(第3/3页)

云安嫁了人,虽还不习惯别人称呼她作“宋大奶奶”,但到底有些话不用那样避忌了,她心里好奇,就问平儿道:“宝二爷可知傅姑娘许是他未来妻子?他待傅姑娘如何呢?”

平儿闻言,抿嘴一笑:“宝二爷见了傅姑娘的面,就跟袭人说‘果然是琼闺秀玉,真真她才该生在这朱门绣户里,不该叫我们这些浊物反糟蹋了绫罗锦绣’,你听听这是不好的意思?况且傅姑娘诗词、琴棋都来的,她又年长几岁,性子更包容些,这半月两个人也作诗,或抚琴,许是还不太相熟的缘故,宝二爷待她倒不像姐妹们一般,有些不同之处……”

后面黛玉听到此处,忽然回神,心口不知为何又没有了那股子莫名其妙的烦闷,小姑娘莞尔一笑,倒有几分为宝玉高兴的意思了。她索性抬脚到后院花园里去散淡了。

她方离开,平儿的关子才卖出来:“依我看,宝二爷不过是又犯了捧待女孩儿的痴病,哪一年不犯几回呢!偏这位傅姑娘年岁性情都与元侧妃当日在家时颇为相似,宝二爷自己也说他一见傅姑娘,就‘想起大姐姐来,不由得就敬服听话’——只是他自己从来做不得主,只要老太太和二老爷愿意了,这位傅姑娘就是将来的‘宝二奶奶’了。”有一句平儿隐下未说,原是宝玉对袭人说“所谓长姐如母,大姐姐待我如母子情状,大姐姐的话我如同听父母吩咐一般不敢违抗。偏这位傅姑娘这么个好人呢,我怎的一见就好似大姐姐在跟前一般,她一说话我就想起身垂手听从,真真犯了疯魔病症了,不但唐突了傅姑娘,还辜负了我的本意。”

迎春和云安两个都是依从心意嫁了如意郎君,此时听闻宝玉同傅姑娘情形,不免心下一叹。云安转念一想,这桩姻缘或许也是好事:傅姑娘有那样的兄长,让她年华蹉跎至今,贾宝玉此来也算根救命稻草;而贾宝玉既尊她如母如姐,或许傅姑娘反而能管住他一些儿,就算不能上进出仕,只要管住他不招惹祸端,许能一直做个“富贵闲人”罢。

自从贾宝玉入了国子监,别看告假频次都出了名,可也着实没少惹事儿。学问长进与否不得而知,但这位粉面朱唇、貌若好女的矜贵少爷可是结交了好几位‘好友’,颇传扬出几段风流事情。

贾宝玉的事情,有云安耳闻的,亦有她不知的:比如东府秦氏的弟弟秦钟不知怎的也入了他们的圈子,只不过秦钟生性腼腆羞怯,被他老子秦业一顿好打,自此连贾家书塾也不教他读了,秦业调了外任,今岁夏里顶着暑气就待秦钟离京了。贾宝玉自从失了秦钟这位知己,心里愈发空洞难忍,又正逢贾政养病无暇管束他,这小爷越发纵性,引得两个监学里两个官宦子弟为他争风吃醋,险些惹出大祸来。虽未除他的名,但国子监司业却与贾政好生告说了,气的贾政病都顾不得了,赌咒发誓要打死他,因如今二房就居住在老太太近旁的院子,贾母赶着拦了,老人家见贾政实在气的狠了,不得不将张老道士当日说的话告诉给贾政知道。当此时,“金锁”、“金麒麟”,两桩金玉姻缘都已败了,因宝玉自己不上进的缘故也借不着国子监文气庇佑,于是只好另寻‘金命’的女子匹配……于是才有傅秋芳入眼。

平儿与两位新奶奶说了些私房话儿,不多时,就有人来请。

不需多记,这一日自然宾主尽欢。贾母似乎有意让傅秋芳和众姊妹亲近,不住的让她参与进话里来,只是傅姑娘与诸女子终究不是一同长起来的情分,刻意亲密,大家都不大自在。贾母心内长叹,也无法了。

次日一早,云安拜别兄嫂、李夫人和陈先生等,除了家丁长随,还有兴隆镖局护送,十来辆马车,出了京城一径往开平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