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金篆玉函,授自鸟口(第2/2页)

其实我对这些茅山道士一直很好奇,民间流传的茅山道士,其实并未在这茅山上修行,而是把大部分捉妖弄鬼的道士都统称为茅山道士,是个总的称呼。正如“天下武功出少林”一样,几乎所有“有几手”的游方道士,都挂这么一个牌牌。我了解过,其实这山顶上的掌教,也并未是杂毛小道他们口中的陶晋鸿,而是另有其人,其中的缘故,大约也是有些规避世人的眼光吧。

老萧他爷爷自老太太死后,便一直跌坐在棺材前,念经,超度老伴,一点儿都不理旁人。

我听老萧中间提及,他爷爷跟他奶奶,结婚超过六十年,几乎没怎么红过脸。他奶奶是那种很老实的农村妇女,因为他爷爷学道,不太擅长侍弄田地,她一个妇道人家,在当年那个动荡年代,像牛一样撑起这个家,实在不易。老爷子如此这般,倒是爱煞了自己的老伴。中间又听他父亲唠叨,说老萧他在外地工作的大伯赶回来了,可惜小叔年后去了鄂西保康,一直联络不上,灵前少一个孝子,老太太心难安息。

我也是忙糊涂了,到了下葬那一天,才偷偷找杂毛小道问起虎皮猫大人一事。

他惊讶地问我已经见过了这只肥鸟儿了?

我说是啊,现在不天天在房间里面陪朵朵、金蚕蛊玩儿么,有什么好吃惊的?

他表情凝重,说这鸟儿在他们家已经有十几年的年头了,来历神秘。一般的虎皮鹦鹉,活不过七八年,便死了。这只鸟儿,听说有二十多岁的年纪,依然活蹦乱跳。你既然知晓了,也不怕告诉你,这只鸟儿其实是个人!莫吃惊,它以前的确是个人,死于上个世纪40年代,应该是个厉害角色,我之前说过,我读过半部《金篆玉函》,这半部,便是传自于它之口,你说厉害不厉害?

我问啥子叫做《金篆玉函》,有什么可牛逼的?

他一脸惊异,说你不懂什么叫《金篆玉函》?这本奇书据说是黄帝留下来的秘籍,在中国的历史上依次被周朝姜太公、战国鬼谷子(王禅老祖)以及他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所习,汉朝张良于黄石公处得秘籍、三国时代诸葛亮……宋朝朱熹、明朝刘基……个顶个都是一时之风流枭雄人物!这本书经过四千年的流传、散佚增删,又分为山、医、命、卜、相五术,这便是玄学之根本。

我惊讶,说是不是哦?这玩意,也太玄了吧!杂毛小道一副高人样,含笑不语。

办完丧事第二天,萧家接到了一个长途电话,电话里的那个女人焦急地通知了一个消息:萧应武在保康县西边的山林子里失踪了,这是第三天了。

这箫应武是何人?杂毛小道的小叔是也!

第八卷 耶朗祭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