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一个时代引发的行业困境(第2/2页)

谁能想人家畅享科技面子就是这么大,让这位大佬主动跑去辅导本科生了。

当然,这些人都想不到,韩景昌是看着整个项目最关键的部分已经完成了,出手辅导一下这些未来科研人才不需要花费太多心力就能出成果的份儿上才出手的。

这也是韩景昌压根不想在发布会上露面的原因。

已经是大佬级人物了,面子还是要爱惜的。

本来就不觉得自己出了什么太大力,自然不会邀功。

不过鉴于脑机社要打出声势,在加上对于韩景昌的指导研发组的组员们还是心怀感激的,自然不吝于在发布会上将这位大佬的名字反复提及。

总之发布会进行的很成功。

更别提所有人都能看到,整整两个小时的发布会,摆在主席台上的空调一直都在平稳运行。虽然不需要主持者刻意提及,但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尤其是负责录制的摄影师,有意无意的都会将镜头留给这两台空调,更是让这款空调在全国网民面前狠狠的刷了把存在感。

发布会完结也到了吃饭时间。

接下来针对这项技术还有一场新闻发布会定在下午进行。

企鹅视频的直播也宣告结束。

网络上则终于开始了一场盛宴。

没错,就是盛宴。

高能电池自带的话题性不必去说,对于无数网友而言,又到了喜闻乐见的打脸环节。

互联网毕竟是有记忆的。

之前有多少人批评脑机社,现在各种打脸的话题就有多火热。

最先依然是“懂呼”软件上一个提问直接被送上热搜。

“脑机社固态高能电池与材料研究小组的突破,是不是代表着脑机社在畅享科技的支持下,研发能力已经能跟很多国家级研究所持平?甚至超过?之前讽刺脑机社好高骛远的专家们此时会是什么感受?他们有没有想过脑机社这么快就回击了?”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但偏偏被提问者直接放到了一起。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什么意思。

固态高能电池与材料的研究本就是世界上很多有能力的国家列为前沿重点研发技术。

谁敢想竟然被一个大学生社团内部的研发小组首先突破了,所以将这一领域的研发能力跟一些国家级研究所相提并论并不显得突兀。

那么如果接受了脑机社里研究小组的研发能力已经能跟国家级研究所持平的结论,在来看之前网上那些批评跟讽刺的声音就显得特别让人难堪了?

要知道之前关于脑机社那些研究项目小组的各种问题可还在“懂呼”上挂着呢。

而且这个时候连删答案都没用了,因为下方的问题描述中,可是直接截了不少图,都是“懂呼”上一些知名大V在之前那些问题上毫不客气的回答。

更恶心人的是提问者还一个个邀请了那些被他挂在问题区截图的大V们回答。

毫无疑问,大部分都选择了装死。

当然也有人坦坦荡荡的回答了问题,同时承认了错误。

也有开始质疑这项成果的偶然性。

但是在实验室已经能实现量产这个问题上,这个问题很难站得住脚。

好在这个问题上热搜没多久,又一个问题被顶上了热搜,而且这个问题不止在“懂呼”上被顶上热搜,同时直接上了微博热搜。

“在脑机社的固态高能电池推出在即,你还会挑这个时候购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吗?或者说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要降价到什么程度,才会愿意购买?”

是啊,这特么才是个让很多相关行业从业者感觉男默女泪的问题。

脑机社研究出的新型固态高能电池一下子把电池动力的上限提的太高了。

高到直接让上一代的电池动力产品完全丧失了竞争力。

如果这次技术突破,只让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高个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五十,厂家通过降价促销,搞搞活动,说不定还能让老款产品获得些市场,总之还是有办法能把库存全部清掉。

但是这项电池动力技术直接将这个上限提高了六到十倍啊!

直接让原本鸡肋的新能源汽车突破了瓶颈,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上主流出行的交通工具。

谁在这个时候购买老一代产品,脑子一定有包。

尤其是记者招待会上点明了,老一代动力能源产品用的液态电池,这次是固态电池,这意味着在电池形态设计上会有一些区别。换句话说,暂时技术条件还没法做到给老款新能源车更换新型的固态电池,包括世界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

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如果要使用新电池就需要重新设计。

这种情况下谁买搭载普通电池的新能源汽车都会仔细斟酌了。

而当这个问题被送上热搜之后,又一个类似问题也迅速拷问着无数人的灵魂。

按照发布会上给出的实验室测试数据,新款的固态高能电池能支持充放电一千多次,且电池内部亏损保持在百分之十以内。同样因为内部是固态材料,长时间不使用对电池的损伤远远小于液态电池。

即便按照充一次电能跑两千公里计算,也就是说一台搭载了新款固态电池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买下来,随便跑个两百万公里之内都基本不用换电池的。

汽车用电跟用汽油、柴油比起来花费甚至还不到十分之一。

跑上千公里的长途还不用中途去服务区加油。

那么问题来了,在超级新能源汽车能源问题已经解决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买汽油车或者柴油车还划算吗?

所以大家是准备现在买汽油车,还是持币观望,等待搭载了最新固态高能电池的电动车上市之后,在去买全新的新能源电动车呢?

对于无数普通消费者而言,这又是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而对于那些汽车厂商跟汽车销售公司来说,这特么还真是个艰难的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