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等待 师爷卷款潜逃了。(第2/2页)

人求长生,无可厚非,但为此戕害他人性命,这染了血长生,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还有楚中桃花江,水莽草能从桃花江长到婺江支流,他可不觉得这是什么巧合,有机会,程晋倒是想去会一会那位情路坎坷的柳仙。

**

程晋并不急着收割五夫寨和大头寨,一来是他准备玩玩心理战,二来是黑鹿鹿不在,仅凭他和金华猫,单枪匹马上山太冒险了。

既然如此,那就先让巫师的传闻再飞一会儿,顺便把衙门外的告示再换一换,想想怎么招安那些小山寨的山贼,让他们“解甲归田”。

其实山区闹山贼,除了小部分外,大部分的人都是因为穷病闹的。

汤溪很多小寨子其实并没有打劫过往的商客,一来是现在也没多少商旅了,二来他们上山,多是为了逃避税收、以求活命。

所以,还是得致富啊。

有什么产业,既可以推广山区,又能让人富起来呢?

靠山吃山,这句话说得着实没错。汤溪多山,山上植被茂盛,原来也以药材业为主。但古代种植药材,周期过于长,想要立竿见影,除非是神仙手段。

当然了,本地养殖业也挺不错,但猪肉在现代贵得一批,但在古代却并不受达官贵人喜爱。换句话说,猪肉卖不上价钱。

至于制作火腿,那又是一项周期很长的工作。

程晋想到了大棚蔬菜。

说起大棚蔬菜,在现代已经非常普遍,大棚的构造也很简单,程晋很早以前去私人农场打过工,想要在古代实现,一切都好说,就是塑料薄膜的存在很难寻到替代品。

既要透光又能保暖,造价还要低廉,有这种存在吗?

还是,相较于试图发明塑料,不如烧制玻璃来得更简单一些,毕竟现有的琉璃工艺虽然造价高,但也不是不能改进,不是吗?

“老牛,去汤溪问问有没有会烧窑的巧匠。”

牛捕快领命离开,潘小猫翘着二郎腿纳闷:“烧窑来做什么?这里是南方,不用盘炕的。”

“你还知道盘炕?”

“那是,北方多冷啊,本喵有毛都冷得打哆嗦,可真不是喵待的地方。”潘小安想起来,就觉得浑身发冷。

“你都成精了,还怕冷?”

猫猫瞬间炸毛:怕冷怎么了!这是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