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2页)

若是信陵君回到魏国领兵,他们定然可以如虎添翼。

不可否认的是,春申君开口的那一瞬间,信陵君是心动的,他作为魏国王室,利益天然与魏国绑定,魏国好,他才能更好。

但……

信陵君想到魏王,顿时苦笑摇头:“我若现在回国,等待我的怕是只有牢狱之灾。还是算了,我就不掺和此事了。”

春申君想到魏王对信陵君的忌惮,无奈叹气。

两人很快告辞分别,春申君次日便收拾好行囊前往其他国家。

秦王嬴稷生病,国内继承人还有了争议……

都不需要春申君多费口舌,其他国君在听完这两个消息之后,便已经蠢蠢欲动地想要发兵攻秦,想要狠狠地从秦国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这个结果并未出乎春申君预料,不过想到仓促亡国的赵国,春申君也难免有些忌惮,于是回国之前,他又特意去了周的属地,劝说周如今的国君姬咎与他们一起合纵伐秦。

春申君不比信陵君笃定,心中对神雷之说其实信了三成。

虽然不多,但防患于未然,他还是想办法将名正言顺的天下共主周王一并说服了——

若邯郸之战的声响真的是神罚,有周王士兵在,就算神罚是真的,也只会劈向秦国士兵,而非其他国家的士兵。

而若是神罚为假,周王的势力也能让秦国的“神罚”之说破灭。

西周公姬咎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春申君出兵的要求。

周天子姬延倒是想要拒绝,却因自己也是寄人篱下,只能无奈默认了西周公的出兵——

没办法,周王室的势力范围不但从原本的坐拥天下,变成了只剩一块土地苟延残喘,可惜因为之前拒绝秦武王试举周鼎而被赶出了周王宫,只能投奔西周公。

周天子没有否决的权利,于是只能看着春申君与西周公打着自己的名头攻打秦国。

五国合纵,再加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周王室,这么多兵力加起来,最后却仍旧被秦国打得落花流水。

因为这支合纵之军尚且没赶战场,便中了秦军伏击。

面对早有准备,以逸待劳,还有着白起这个杀神做主将,王齮和王翦两个将领做副将的秦军,这群训练有素的士兵愣是被追击成了四散而逃,活像一群乌合之众。

最后的结果毫无意外,秦军大胜。

事实上,就算没有继承人之乱,没有秦王嬴稷之病,没有简体字的出现,这一场仗也是迟早会打起来的。

距离上一场战争,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各国都期待着一场战争的洗礼。

历史上,这一场战争同样发生了。

那时秦国并未提前准备,武安君白起也已经死了好几年,但最后的结果却并无改变。

战败之后,五国士兵逃的逃,散的散。

秦军并未追击,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白起带着士兵,直奔西周公的属地。

西周公投降,东周公气急之下,一病没了;不久,西周公也追随西周公而去。

周朝灭亡。

只是如此当然不够,白起很快调转矛头,剑指魏国——

嬴小政名义上的爷爷悼太子,当年可正是在魏国没了的,且死因成谜。如今抓住机会,当然不会放过魏国。

白起用兵如神,又有王齮王翦二人策应,一路长驱直入,没多久就攻占了吴城,且大有继续往前的想法。

魏王吓得肝胆俱裂,忙不迭派出使臣求和。

秦王嬴稷知道此时并非灭魏良机,于是同意了魏国的求和,不过提出了一个苛刻却让魏王不得不接受的要求——

魏国此后,必须听从秦国号令,成为秦国属国。

魏王觉得屈辱,却只能同意。

于是魏国瞬间从秦国齐平的诸侯国,成了秦国的附属国,直接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身份与机会。

韩王被魏国遭遇吓到,不需秦王嬴稷下令,便亲自来到咸阳觐见,以示臣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