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3页)

此话一出,饶是秦王嬴稷也不禁错愕地张大了嘴,露出与自己形象不符的表情。

好一会儿后,他低头看向嬴小政:“你母亲,对你很好啊……”

说完这句话,秦王嬴稷陷入了沉思。

嬴政试着说了几句话,见他不搭话,便干脆转头开始翻阅秦王嬴稷摆在桌案上的奏章公文,以了解秦国如今的情况。

虽然不知秦王嬴稷在那一刻想了什么,但梯田之法,却在之后直接以政令的形式推行了下去。

-

阿土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平民,家里一对老父母,兄弟三人也已经娶妻生子,膝下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

原本一大家子十几口人生活在一起,在兄弟几人成婚之后,也都按照法律分财别居,只是住得近,互相可以帮忙,与之前的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分别。

唯一让人苦恼的是,他们兄弟三人连同父母手中的田产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亩而已,其中出产的粮食在上交税赋之后,也不过将将够他们温饱,根本没办法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家劳动力多,倒也想过开荒。

可惜阿土生活的地方没多少荒地,倒是有些山林,可惜并非平地,并不适合耕种。

可就在这几天,朝廷突然发下政令,说是要全国推广梯田。

梯田?那是什么?

阿土不太明白,但县长说了,正式春耕之前,所有人都要到里正处报名,一起开垦梯田。三人一组,若是开垦的田地数量足够,还能抵消一年的徭役。

当然,若是不想抵消徭役,也能上报里正,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开垦的梯田中挑选一亩地,登记在自己名下。

若是开垦的数量足够多,还会有额外的奖励。

但没人关注所谓的额外奖励,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了“若是不想抵消徭役,可以从自己开垦的梯田当中领取一亩地”的消息上。

不用花钱买,只需要出力就能得到土地?

不光是阿土,整个秦国的人都激动了!

——至于徭役?和土地相比,那算什么东西!若是一年徭役可以换取一亩地,他们绝对每年都积极报名!

虽然阿土对梯田仍旧一知半解,但土地对他,乃至于他家人的吸引力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相提并论,所以消息传开之后,阿土全家老小便立刻蜂拥而上,一起找到里正登记上全家老小的名字。

他家一共八个大人,两个半大小子,剩下的都是没什么劳动力的小毛孩儿。

所以在登记的时候,便直接登记了三组。

他们一家人足够勤劳,不怕苦不怕累,又全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几个没有算作人头的小孩儿也一直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所以在春耕开始前大家一起砍树劈柴、整理田地,愣是开垦出了二十余亩梯田。

而里正也并未隐瞒,将他们开垦的土地数量上报给了县长。

不久,县长按照之前所言,直接分了九亩地给他们——

两个半大小子劳动力不足,是按照一个人算的。

他们一家人还不算是最厉害的,有的一家足有二十几个口人,全家卯足了劲儿开干,足足开垦了近五十亩地,当然他们得到的土地也更多。

春耕开始,他们看着迅速增加的土地,想到今年秋天可能迎来的大丰收,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笑容,干起活儿来也愈发有动力了。

等到春耕结束,阿土一家终于有了闲暇,于是带着余钱进城购买需要的工具与粮食等物。

也是在县城,阿土才知道,这个梯田的法子,竟然是他们秦王钦定的下一任继承人,嬴政提出的办法。

而嬴政是谁?文荣侯的儿子!

之前文荣侯大会弄出的纸张与毛笔,弄出的印刷术,让百姓读书识字变得容易太多了——

虽然秦国上下尚武成风,可打仗又不是每天都打,打仗之余难道不需要休息?不需要回家做农活?不需要为家中老小赚取口粮?

这时候,做小吏(小吏也有兵役)或是其他只需要提笔写字的活计,难道不比做农活儿之类的苦力好?

但以前没钱也没渠道读书,他们就算看着眼馋也没办法。

可文荣侯,给了他们一个接触文字的渠道。

再加上灰炉与火炕等物让他们过了一个暖冬,还有原本只能丢弃的羊毛鸭绒竟然也能卖钱,甚至卖得比羊肉都贵,让他们额外多了一个进项……

秦国百姓对文荣侯本就有着相当大的好感,如今听说嬴政竟然是文荣侯赵馨的儿子,爱屋及乌之下,大家对嬴政的爱戴简直达到了秦国有史以来的巅峰。

哪怕是在咸阳,走在街上也能听到大家对嬴政的夸赞。

虽然在知道嬴政今年不到八岁的时候,百姓的热情受到了一点点打击,但不严重。

毕竟秦王嬴稷尚在位。

而嬴政是由如今的秦王嬴稷亲自带在身边教导,他的老师更是秦国如今两个定海神针——

范睢与白起。

大家更加期待嬴政上位之后的景象了。

当范睢带着一车又一车的羊毛进入咸阳,毫不意外地从周围百姓的谈论中听到了相关言论。

然后,范睢皱紧了眉头。

秦王嬴稷尚在位,嬴小政名声越好,上位的呼声越高,对秦王嬴稷的威胁就越大。

威胁到自己的王位,秦王嬴稷可不是一个会顾念感情的人。

范睢迟疑之后,驱车赶往了武安君府。

范睢与白起的关系,用一句水火不容来形容,都无法完全描述出两人之间的矛盾。

所以当武安君府的门房得知范睢前来拜访,第一反应自然是……

紧闭大门!

范睢毫不意外地吃了闭门羹:“相国上门之前,还请先递上拜帖告知武安君才是,如今贸然登门,武安君不一定有空在家。”

春秋时候最讲礼,登门拜访需要三请四邀,过程麻烦到吓人。

战国时期虽说礼乐崩坏,没了那么多的规矩,但上门之前递上一封拜帖还是默认的基本礼仪。

范睢与白起关系不睦,又做了失礼之事,被一个门房呛声……

咳咳!

并不算奇怪。

范睢早有预料,倒是不生气,而是让人继续叩门。

他身边的下人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在范睢的眼神逼迫下再次上前敲门。

门房将门打开后,发现还是范睢,立刻就像关门。

范睢却在这个时候,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门房对上范睢的眼睛,吓了一跳,一时间竟踟蹰起来。

范睢直接上前:“我知道白起在家,你尽快去通报,就说我找他商量嬴小政的课程。”

门房也知道嬴小政是谁,顿时不敢耽误,慢慢关上门后便立刻去找白起通报范睢上门一事了。

范睢舒了口气,转身回到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