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2页)

“从小孩子的教育抓起,等到孩子们成长起来,天下泱泱都是秦人。”

嬴政看书,最关注的就是各个朝代政治举措。

而现代那些纷繁复杂的知识中,他也同样最为关注全球利益交错的政治格局,与各家政府施行的种种应对措施。

其中弯弯与香城年轻一辈在恨国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样子,让他最为在意。

嬴政心底已经将教育,当做了大秦统一后的头等大事。

“咸阳的学校运行良好,教导出来的学生与诸子百家相比,也更注重实用,懂得更多知识。之后若无意外,这些人将会成为我大秦立朝后的供股之臣。这样的向来多多益善,若是条件允许,母亲便将这样的学校开遍整个大秦吧。”

赵馨自然不会拒绝。

她又提起了坑儒一事:“我知道你对那些沽名钓誉,拿长生不老之事坑过你,还处处与你作对的儒生不爽。”

嬴政本来还算兴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赵馨无奈叹气:“你不重用他们就行了,何必授人话柄?何况那些方士在化学一道上的天赋与造诣你也清楚,总不能杀了他们不是?”

可嬴政最痛恨的,追根究底其实还是方士。

若能放过方士,怎就不能放过儒生?

嬴政心情不爽:“方士难道还少了?杀了一批再培养就是!”

赵馨看着他:“可一旦让下面的人知道了你对方士的厌恶,恐怕再不会有人愿意投入道家,更罔论研习世人眼中的炼丹之道了。”

皇权时代,上行下效的威力完全不可估量。

嬴政何不清楚?

只是泰山封禅一行,让他勾起前世回忆,以及后世几千年的谣言,心中一时不忿而已。

嬴政本也不是那种在意名声,愿意为此装出宽容大度的君主。

但他不愿与赵馨生份。

于是沉思良久后,他到底点头答应了下来。

赵馨松了口气。

秦朝初立,若立刻出现同一群体的大范围死亡,嬴政怕是要背上滥杀之名了。

这同样是个隐患!

焚书坑儒这个最大的分歧点,两人都达成了共识,更不用说其他事情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修改秦律。

秦律本就是为了应对连年不断的战争而颁布,当各国统一之后,其实就已经不再适合现如今的国情了。

秦律严苛人人皆知,只是以往还有战功可以抵消,甚至可以在战争中拼杀出一个爵位。

因此,老秦人才能在严苛的秦律中夹缝生存。

可如今天下一统,百姓没办法通过战争抵消罪罚,更不能通过战争提升阶层,秦律若一如既往地严苛,迟早会生民变。

秦律,必须改。

但秦律繁杂,想要修改可不是他们两人就能做到的。

这时候,李斯、韩非等人就有了用处。

两人都是法家子弟,且于此道研习颇深,若让二人牵头,再附上几部现代法律供人参考,想必他们很快就能写出符合现下国情的法律。

嬴政很快召见了韩非与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