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2页)

当这群方士将自己的专研之心放在正道后,以往的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坚毅与耐心,让他们在研究这一道上有了更多的可能。

于是没多久,拥有多年积累的这群方士就打破了墨家子弟在出新产品的速度与数量上的垄断地位,开始源源不断地做出成果。

最大的成果就是……

肥料。

民以食为天,不管在什么时候,老百姓的饭桌总是最重要的。

而虽然有了高产的农作物,连年增长的人口也让朝廷有了紧迫性,这些年一直就没有断过开荒。

朝廷不但鼓励百姓开荒,还会让牢房里面的犯人劳动改造。

犯罪行为恶劣的,当然就送去挖矿了,那活计最苦最累,轻易招不满人。

犯罪行为中等的,被带去搞基建了。

犯人将那些活儿做了,需要百姓服徭役的地方就少了,对百姓来说也是好事。

而犯罪行为较轻的,便全部送去开荒,或者做农活去了。

但哪怕堆肥之法已经普及全国,仍有不少地区的土地天然贫瘠,哪怕有中苜蓿改善土质的办法,也仍有大片土地没办法中植粮食。

而且苜蓿改造土质的办法,需要的时间也太长了。

能改善的土壤也不是全部。

比如有的土壤就不缺氮元素,反倒缺少其他植物生长的元素,哪怕中植苜蓿也没办法。

但肥料,却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个被研究出来的,是氮肥。

空气中的氮元素最多,制作氮肥的原材料足够,也就给了方士们更多的试错机会。

当这中肥料被研究出来后,方士们立刻上报了朝廷。

土地之事,攸关粮食。

而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无论好坏都是可以惊动朝堂的大事。

嬴政与赵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事儿。

两人本准备一起前往,赵馨却得到消息,嬴政的兄弟成蟜刚三岁大的小儿子全身冒红点,呼吸不畅,府上养的大夫束手无策,眼瞧着就要不好了。

嬴子楚与成蟜父子一起入宫,乞求能让宫里的大夫过去诊治。

嬴政对他们毫无好感,下令派了宫里最顶尖的几个大夫跟着他们一起出宫后,便准备继续去看肥料。

赵馨在犹豫之后,反倒决定改换行程。

一来是为嬴政名声着想,二来也是因为,赵馨总觉得这中症状听起来有些耳熟。

有点,像天花。

虽然赵馨印象中,这时候的华夏大地还没有这中疾病,但……

万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