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2页)

乔松更惊讶:“七八分还不够?到时只怕你都不敢与我这般说话了。”

卫鸣一想嬴政气势,顿时乐了:“这倒也是,七八分便够了,再多我就该怕了。”

两人对视一眼,噗呲一声笑出了声。

“别聊了,我们快研究一下这个嫁接怎么搞……”

-

卫鸣作为卫逊的儿子,又因为天赋与爱好都点在了生物相关上,不到十岁就被卫逊选为了自己的继承人。

一身学问倾囊相授不说,还得空就带着孩子在田间地头转悠。

这么多年下来,卫鸣的本事在农科那边也算数一数二了。

但卫逊担心年少成名影响心性,毁了难得的天赋;也担心外界的追捧会让他迷失自己,再也耐不住研究的枯燥与寂寞。

所以他一直强压着卫鸣不许冒头。

许多与卫鸣相关的研究都会暂时名字掩去,干脆另取一个代号。

哪怕前两年轰动全国的,与卫逊一起发现了雄性不育株,有望培养出杂交水稻这么大的事儿,卫鸣的大名都无人得知。

也就是乔松打小跟着赵馨在各大研究基地到处转,才知道了卫鸣的存在,否则这次还真不一定能将人给带出来。

而有卫鸣在身边,乔松的很多计划才能顺利实施。

首先,就是嫁接各种一年生水果。

嫁接技术在最近两年其实已经相当成熟,只是目前嫁接出的品种还只在咸阳一带,最多在中原地带流传,所以如西域这般偏远的地方就算听说了,也不知究竟。

选定嫁接的两种水果并不难,关键是要尽快见到成果——

只有见到了成果,才能打动当地老百姓,才能继续推行乔松计划的下一个步骤。

所以尽管嫁接果树距离最终目的更进一步,乔松与卫鸣还是稳扎稳打地选择了一年生的藤蔓植物。

而事实果真如乔松预料那般,当嫁接在葫芦上的西瓜长出来,不但味道比之前好(这时候的西瓜味道并不好),竟然还提高了存活率,减少了许多病害,而嫁接在南瓜上的西瓜生长速度更快,产量也得到提高后,当地百姓都高兴地跳了起来。

之后更是找到乔松等人,想要学习嫁接技术。

等得知许多果树都能嫁接后,当地百姓立刻蠢蠢欲动起来。

卫鸣立刻泼了盆冷水:“嫁接虽好,不同的砧木还能带来不同的效果,但砧木的选择余地非常小,不是每种树木都适合用来做砧木,适合一种果树的砧木也不一定适合另一种果树,其中差别需要多次试验才行。”

百姓不懂砧木是什么。

卫鸣认真解释:“当我们想要将一种水果的枝条嫁接在另一棵树上的时候,那棵树就是砧木。比如之前的南瓜与葫芦就是砧木。”

他说得浅显易懂,百姓立刻明白了砧木是什么。

但百姓对卫鸣之前所言,并不太理解:“若是天下这么多的树木,总能找到合适的砧木,我们大家都相信您。”

卫鸣看向公子乔松,表情哭笑不得。

但这本是他们计划中最难的一环,却没想到不过露了一手嫁接术,百姓就轻易交付了自己的信任。

被人信任是好事,有了信任,他们的计划才能顺利实施。

乔松帮着解释:“天下树种虽多,可西域这边的树种却不算多,听说近些年还在逐年减少,我担心就算找到了合适的砧木,也会因为该树种数量不多,甚至濒临灭绝而白做工。”

百姓瞬间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大家时间都很宝贵,谁也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白忙活一场。

大家都理解。

但嫁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

西域这边因为地理环境与光照等因素,瓜果味道不错,这些年除了靠来往的商队挣钱外,水果给他们带来的收入就占了大头。

但这时候的水果其实大多味道都不算特别好,比如如今的西瓜不但水分少,也没啥甜味儿。

所以他们才会在发现嫁接后的西瓜,竟然变甜变得水分充足后,才会那般震惊。

但事实上,那并非嫁接的功效。

一部分水果确实能通过嫁接改变口感,但这并不包括西瓜。

那西瓜的口感改变,是因为卫鸣一开始拿出的西瓜种子,就是咸阳城内的农业研究基地选育过的新品种。

简而言之,百姓被忽悠了。

卫鸣是有些不安的,但乔松很快安抚了他:“大不了你多种些西瓜,将西瓜种分给当地人,再努力为当地百姓嫁接或选育出口感更好的新品种就是了。”

卫鸣一想有理,之后工作起来更努力了。

乔松则忙着引导百姓多种树,种更多品种的树,种更多快要灭绝的树……

诱饵撒下去,百姓心甘情愿的咬了钩。

而卫鸣,则埋头忙着为乔松补上漏洞。

当地人对当地环境更了解,又有卫鸣在旁指导,于是短短两三年,西域这边已经泛黄的土地上就冒出了许多密密匝匝的小树苗。

近看没什么感觉,但若在高处俯瞰,那仿若秃顶处新冒出的毛茬儿还是非常让人感动的。

没多久,圆满完成任务的乔松,便回了咸阳。

一同回来的,还有来自西域又大又甜还水分充足的各种新鲜水果与果干,成功让老百姓的饭桌又添了几道饭后甜点。

而乔松的本事,也得到了朝中上下一致的认可。

大秦,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