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当真要办厂(第3/3页)

这话说得够婉转,其实摊开了就是一个意思。毕业了,考不上好学校,也还是要好好生活,一辈子学习。不管干点啥,都别糟蹋自己的人生。

大领导笑着点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上学的那会儿讲究的是田头办学、工厂办学,我的师傅就是老工人老农民,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书本上写不清道不明的知识。我看你们的学农教育就搞的很不错。”

陈凤霞赶紧表示:“能够得到政府领导的认可,我们就宽心了。”

之前十字路学校的学生得自己种菜,还要通过采摘摸摸香这些方式挣书本费和学费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在江海掀起了轩然大波。

好多人指责陈凤霞是在搞假慈善,收了捐款却还剥削学生使用童工。好意思啊,这么小的孩子就让人干活。未成年人搞什么勤工俭学?

学校公开了捐款明细和开支,即便不提学校最初建设的投入,入不敷出就是学校运营的真相。这么多学生要上学,要吃饭要睡觉,哪一样不得花钱?孩子自己不挣钱,家里又不掏钱的话,那学校是将人扫地出门还是硬着头皮填无底的窟窿呢。

上下嘴皮一搭,漂亮话谁都会讲。张口闭口就是不能这样,那你倒是说说能怎样啊。何不食肉糜的真是轻轻巧巧。

大领导笑着感叹了一声:“做事不容易啊。”他抬眼看围墙背后,主动询问,“这是在扩建教学楼吗?”

陈凤霞摇头:“不,盖教师宿舍。我们学校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老师收入低,自己在江海买房不容易。学校把教师宿舍盖起来,保障好后勤,老师上班就能减少心理压力。学校的计划是老师工作十五年之后,房子产权就归他们所有了。”

其实她还考虑过让高年级的孩子去工地搬砖头。当年她上学那会儿,公社建桥,所有小学生都去干活的。

可惜时代不同了,这种事现在想都不要想。

大领导半开玩笑半认真道:“那你把盖房子的钱直接发给老师,说不定老师还能更高兴些。要十五年啊,十五年之后他们拿了房子人走掉怎么办?”

在福利分房的年代,房子产权始终属于单位。一旦有人从单位辞职,房子是要收回头的。

陈凤霞摇头:“十五年之后,我想那个时候就不是我操心的问题了。民间资本介入办学不过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只是补充而已。等到政府腾出手来,教育肯定是由政府来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都不是政府主导的,那要变成什么啊,不乱了嚒。”

她抬起头微笑,“我们都等着被收编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我就不操心了,该干嘛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