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064小谢的大手笔(第3/3页)

这个领域,国内的确需要向国外学习。

谢蓟生看着她,“有没有后悔过?”

毕竟出国的机会,只要她伸伸手,就抓住了。

“有什么好后悔的,我托我哥去联系跟他一起出国的那个化学系的学生,他在麻省理工,跨行如隔山,我想直接跟那个同学联系,问一问现在麻省理工在研究什么。”

外文期刊在停滞了十多年,首都的高校倒是开放了部分,但省大这边还没搞好衔接。

即便是清北,得到的也不是研究前沿。

阮文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联系同学比较好。

谢蓟生听她细说最近的安排计划,一桩桩一件件,几乎把她的生活填充的满满的。

“等陶永安的姑姑给了回信,如果真的能出版,你还是得用建明的名义。”

“可他有点忙,没空啊。”

“傻姑娘,不是这个原因。”谢蓟生笑了起来,“外汇流入国内,可是要被审查的,用建明的名义更合适,懂吗?”

阮文还真没想到这一茬,“还真是,小谢同志原来用处挺多的嘛,什么事都知道,是百晓生。”

百晓生起身,拉着阮文站起身来。

他的手宽大,能把阮文的手包裹起来。

“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得开会。”

谢蓟生把这些教授请来,自然是想要帮忙解决设备图纸的问题,这套设备是从联邦德国引进的,对方给了图纸,但是之前图纸被毁了一部分。

而那个工程师又车祸去世,这导致设备组装成了大问题。

建设了配件加工厂,但工厂闲在那里没派上用场。

谢蓟生可不是按部就班的人,厂区建设的同时,设备也得开始着手生产。

阮文是跟着来偷师的,想从这些教授专家这里学一些,方便自己的研究。

只不过她没想到,第二天她刚过去开会,那边已经吵起来了。

“你这样轴承压根转不动。”

“谁说的?我觉得能转的动。”

“你觉得可轴承不这么觉得,转不动你去推它吗?”

阮文看了眼先一步过来的陶永安,他托腮坐着那里,似乎看的津津有味。

“吵了多久了?”

陶永安看了下时间,“不久,也才四十分钟。”

阮文:“……”

她明白为什么化纤厂建设进度缓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