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349一巴掌(第3/5页)

这些办公厅的秘书拦不住,姜部长亲自招待。

听老干部骂骂咧咧半天,电子工业部的负责人十分耐心,“国家现在提倡赚外汇嘛,而且又不是拿枪逼着他们搞这个。”

老干部:“……”

姜部长很是体贴的把人送走。

紧接着又迎来了新的访客。

比起阮文四处跑,姜部长想自己这样倒也还算轻松。

只不过说话总是需要谨慎些才是,不然会被老干部说不够庄重。

阮文过来的时候,办公厅的秘书十分热情,“你喝白开水是吧?”

她这点小习惯很多人都知道。

阮文笑着应下来,“姜部长很忙?”

秘书趁机跟阮文吐苦水,“可不是嘛,那些老干部各有各的打算,有些吧家里头在折腾,有的忧国忧民,反正各有各的心思,比丈母娘都难应付。”

想到这是位女同志,自己刚才那句抱怨似乎不太合适,“我去看看人走了没,你先在这里等会儿。”

虽说阮文这协会还没什么成果,但能把这么多工厂联合起来何尝不是一个大的成果呢?

部长有多看重这事,还能有人比他这个大秘清楚?

秘书去那边看了眼,正好遇到人从办公室出来。

“给大家点时间嘛,说不定就真的能走出一条路来呢?”

来人气哼哼的走了。

秘书悄声上前,“阮文刚过来,正在我办公室那边坐着。”

“嗯,我中午再跟她说,问问她喜欢吃什么,让食堂的师傅做两个她喜欢的,从我账上出。”

秘书连连应了下来,他回去陪着阮文聊天。

距离午饭还有一个半钟头呢。

阮文倒也不着急,在那里认真的看书,以至于都没发现汪萍进来。

“你怎么在这里?”

她记得汪萍可不在电子工业部上班。

“过来送一份文件,听说你在就特意过来瞧瞧,你这刚立了功,姜部长就这么冷着你,合适吗?”

阮文嗔了一眼,“送了文件还不回去忙,倒有心情跟我瞎掰扯。”

汪萍还真有这个心情。

“前些天也没联系上你,你赢了。”

阮文微微诧异,“什么?”

还能是什么。

之前打的赌呗。

乐薇的男朋友前段时间回国,和乐薇领了结婚证。

国庆节后,新郎再度出国。

“听说他可能要在那边待上三五年。”

虽然每年都可以回国探亲一次,有一星期的假期。

不过汪萍还是没能想明白,依照乐家那位老父亲对女儿的宠爱,怎么可能不对女婿的前程上心呢?

就这么让人出去,让自家闺女独守空房。

实在是想不通。

阮文恍然,“你说的是这件事啊。乐薇最近在忙什么?”

“就读书嘛,之前我倒是去吃了她的喜酒,后来那个小章离开后她还来找我玩,瞧着眼睛哭肿了跟核桃似的,一点都不虚。”

小女儿家才结婚就得跟丈夫分居两地,乐薇是舍不得的。

可除了哭,也没再做其他的事情。

“你呀总把人当小姑娘看,觉得人家就是小朋友,实际上乐薇可不是小孩子,她从小到大还没见过军嫂?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何况是真心喜欢,那个小章就是她的精神支柱。”

其实她也把乐薇当小姑娘,只不过曾经骄纵的小女孩如今已经长大了,经历了千里之外跨越了国界线的恋情,乐薇早已经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小姑娘。

只不过,大家都不想承认这一事实罢了。

汪萍摇头,“或许吧,可能是我老了想不通小女孩都在想什么。”

正如同她一直没想明白,阮文又是在做什么,每每她觉得自己似乎看懂了阮文,可阮文又会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让汪萍明白自己从来都不懂的阮文的心思。

两人闲谈了几句,汪萍还要回去,先离开了。

她前脚走,秘书后脚进了来,还端了一盘洗好的山楂进来。

“倒不是那么酸。”

阮文也没客气,跟着人闲聊起来。

理工科出身,又是做了几年的大秘,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其他方面都能力过硬。

两人闲扯着把这一盘山楂吃了个干净。

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她有些吃不下去了。

山楂吃多了倒牙,她是一点劲儿都没有。

咬不动,只能眼巴巴的馋着。

“你这年纪轻轻的牙口这么不好可不行,将来上了年纪,怕是连点冰的烫的都不能吃。”

姜部长胃口不错,说的阮文忍不住看了眼一旁吃的正欢快的大秘。

这故意的吧,难怪当时都不怎么吃那山楂呢。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她呢。

阮文在那里喝水,嘴里都是山楂的味道,她很是心酸。

食堂里人多口杂,可也是因为人多,说起话来却也方便。

“你方便在国外找买主吗?”

“联系了几个,但是目前还没确定下来,等再过些天吧。”阮文想了想,“我在国外有一个工厂,生产背胶的,到时候看能不能把那里的生产线更新换代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倒也不是着急忙慌就能吃成个大胖子,你也不用太着急。”

阮文是没着急,她从沈阳回来后,在首都这边待了足足一星期,要不往图书馆跑,要不就去清华那边,再就是往一些工厂里去。

折腾到了十月底,她这才回省城。

而程佳宁等待阮文好些天了,她还以为阮文在沈阳,之前险些没沉住气要去沈阳找阮文呢。

“前段时间的米兰时装周,我又谈了好几笔订单,不过这次要求有些高,我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时装周是一个大的盛宴,大大小小的品牌秀场有上百场。

程佳宁没有把目光落在那些奢侈品大牌上,而是选择了一些大众品牌。

这个选择让程佳宁成功的博得了关注。

“什么要求?”

程佳宁:“他们想要直接进口我们的棉花,但是要求里面不能有碎叶。”

机采棉花注定了里面有部分枯叶,不过现在棉纺织工业还要经过洗涤等步骤,所以倒也不怕这棉花里面含有杂志,回头一并淘掉就是了。

可这次几个买家要求不一样。

这意味着,这些棉花得手采。

“价钱呢?”

程佳宁纠结的点也在这里,“价钱涨了一些,可是我算了下成本,他们加的价钱,不够。”

“那就再涨。”

阮文十分的直白,“等把我们的成本增加覆盖掉,再谈合作也不迟。”

“可这么一来,我们这边会很折腾。”

阮文面带笑容,“不怕折腾,有人乐意给出钱,那咱们当然要满足客户需求,他们出钱买货,采棉人能够挣钱养家,何乐而不为呢?”

“那行吧。对了阮文,这次我在时装周上,还有别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