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350去美国深造(第3/5页)

程部长瞪了阮文一眼,“什么拉你入伙?”

早前阮文找他说过在海外屯工厂的事情,但当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十多年前贸易部联合中联部趁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屯黄金的时候,他还在地方呢,哪知道这种事情。

而国庆节的时候,程部长去拜访老部长,闲扯到说起了黄金市场,他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桩事。

程部长当即明白,阮文这个专注于做出口贸易的,怕不是嗅到了什么消息,所以这才想着屯工厂赚差价。

这的确是个极为难得的机会。

为此程部长又特意去拜访了老部长,深入的了解当年炒黄金的事情。

他倒是耐得住性子,没着急忙慌的去找阮文。

不过知道阮文来了首都,当即让人去沈老家楼下等着,把人给带了过来。

“阮文,你有把握吗?”

“把握自然是有的,但您也知道短时间内大笔金钱流入市场势必会造成波动,所以我想得沉得住气。”阮文忽然间想起来,“对了我改主意了,屯工厂未免把时间线拉的太长了些,我想倒不如直接炒外汇。”

利用汇率变化来回买卖,赚取汇率波动的差价。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一直在变动,这势必会造成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动。

讲什么以不变应万变,那纯粹是骗人的把戏。

不趁机赚上这么一笔,抵消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他们只能坐等亏钱。

程部长敢把阮文喊来,自然早就做好了准备。

不过他还要再三确定才行,毕竟这件事可不是他对外贸易部一个人能做的,势必会牵扯到中联部还有国.务.院。

有了万全的计策,这才好拿着这跟国.务.院商量不是?

中联部的郭秘书一直在听两人聊,等到阮文喝水缓神时,这才开口,“阮文你怎么一定有这个把握呢?我们现在还没听到什么风声。”

郭秘书眼神锐利,仿佛想要把阮文看透。

这样的眼神,阮文遭遇了没有十次也有八遭,倒是习惯了。

“我经常去美国和日本,虽然打听到的消息不如中联部的同志详细,但多少也算是眼见为实。郭秘书您知道底特律的城市大道上,跑得最多的是什么车吗?”

郭秘书稍有些迟疑,这个问题……

中联部的人也不会研究这个啊。

“是日本车,本田和丰田在美国畅销,甚至在底特律畅销。您是中联部的秘书,想必不用我来跟您介绍底特律这个城市了吧?”

底特律是美国的汽车之城。

可就是这么个汽车城,如今被日本货占领。

这岂不是荒唐?

这还只是汽车而已。

其他产业呢?

“我最近在忙数控机床的事情,顺带着也打听了下,现在日本的数控机床出口创造巨额外汇,其中半数以上的数控机床是出口美国。”

“前段时间我跟413所那边忙,对半导体产业也算有了解,如今国际市场上,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占据的可不是半壁江山,他们几乎占据了百分之七十的市场份额,据说在美国这个比例还要再往上走。也是拜日本半导体的强势所赐,413所和硅谷芯片制造商的合作才能格外的顺利。”

在座的另外两人都不傻,自然明白阮文的弦外之音。

和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合作维系多年,美国没必要舍近求远。

可他们偏生和413所合作,固然是看中了那6英寸的光刻机和晶圆生产线,怕不是也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接机摆脱对日货的依赖。

而阮文,利用的赶巧是这个机会。

所以才能够在美日之间左右逢源,两边通吃。

“美国人想要摆脱日本半导体产业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一战二战中美国的工业生产力大规模输出,这让他们吃尽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红利。”

如今国内消费市场被日货占据,美国怎么肯?

即便是和毛熊家的军备竞赛中,美国都不曾落后,又怎么可能容忍自家小弟崛起?

“有一句话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虽然咱们与美国国情不同,但人性总是有几分共通之处,我想这点郭秘书您不会反对吧?”

郭秘书当然同意阮文这个观点,“那你怎么确定就在这两年呢?”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我想您应该注意到了,美国这两年的通货膨胀很厉害,财政赤字也达到了一个巨额数字,国内货币紧缩政策却依旧没什么效果。再这么下去,美国政府没办法交代民众交代,所以他们会采取行动,开发海外市场无疑是最好的,想要占领被日货占据的海外市场,那可不就得让日元升值吗?”

“当然想要促使他们尽快采取行动,那也需要动一点点手脚。”

程部长追问,“怎么,你还买通了美国的政府要员?”

“我哪有这本事啊,我只是想告诉美国人民,你们快被日本和平占领了,你们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吗?”

毕竟是靠宣传起家的执政党,作为要员的程部长很快就意识到了阮文所说的话到底什么意思,“你是打算搞舆论宣传?”

但把宣传搞好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对,找人写文章。”

程部长有些犯愁,“你要写文章也得在美国写吧?小郭你们那里有没有同志,能写这篇文章?”

郭秘书摇头,中联部的同志更擅长对消息的提取,让他们写一篇美国人读的顺畅的文章,这不是难为他们吗?

“阮文你是不是已经有了人选?”

阮文笑的从容,“当然,不然我哪敢在您二位面前卖弄呢?”

时间倒是差不多,阮文借用房间里的电话,“我能拨打国外的电话吗?”

程部长请她随意。

他知道阮文跟一个外国人来往密切,就前段时间还跟一个英国人在上海那边共进了午餐。

这是想要找那个英国人,还是找谁呢?

“嗨,赫尔斯好久没联系了,听到我的声音惊喜吗?”

斯拉夫人刚起床没多久,他穿着睡袍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端着咖啡杯,“这么早打电话过来的,我真想不出来会有别的什么人。坦白来说,我一点都不惊喜。”

“别这样老伙计,我带给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相信你一定很乐意听到。”

阮文的确经常给他带来惊喜,可更多的时候还是拖延症所带来的麻烦。

“你若真想要给我一个好消息,那倒先不如……”

阮文打断了德国男人的话,“我过段时间就要去美国,大概会待上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我们的计划可以启动了。”

赫尔斯手一抖,咖啡洒落在地毯上,冒着热气。

“你说的是真的?”

上帝知道,他等待这一天有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