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三章合一(第4/5页)

-

在确定手里的信封和邮票都是真实存在的之后,邵洋一下子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他可真的坐不住了,第一时间就想去找人帮忙鉴别一下真伪。

可是,找谁呢?

几乎不用多想,邵洋就想到了历史系的教授杨燕收杨伯伯。

杨家和他们家以前都是一个家属院的,两家也是多少年的老关系了。杨伯伯和邵洋爸爸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一向是把他当自己儿子看的。

如果不是他从小偏科的厉害,有记忆以来,历史就没及格过,杨伯伯肯定会逼着他学文科,然后考到他们系,他自己带着不可。

而杨伯伯,除了一个历史系教授的身份,现在还有另外一个赫赫有名的身份——那就是他是国内外都非常认可的古董文物鉴定专家。

他在这一行那可是行家!

所以,这事儿找他准没错!

说做就做,邵洋找了一个文件夹,将信封夹在里面直接出了寝室门。

一走进杨伯伯的办公室,不等老爷子开口,邵洋就将拿着的文件夹递了过去:“伯伯,你帮我看看这个真假。”

杨燕收并没有立刻接,而是先睨了他一眼,然后伸手在他的脑袋上砰的拍了一巴掌!

“又逃课了?”

“哎呦!”没防备的邵洋被他打了个正着,连忙解释:“不是,今天上午没课。”

“骗谁?大二的课有多满,我不知道?”

“哎呀,伯伯,你先看东西,看东西,课的事儿待会再说。”邵洋连忙又将文件夹往老爷子的手里递了递。

“这是什么?”杨燕收说着打开了文件夹。

这一看,脸上的表情顿时凝固。

他一句话都没有说,打开抽屉拿出了放大镜,一点一点极其认真的看了起来。

好一会儿才终于抬起了头:“邵洋,这东西你从哪儿弄得?”语气很是严肃。

“我能从哪儿弄啊?朋友的,听说我认识您,这不是想走个后门,托您给掌掌眼。”邵洋说道。

从老爷子的表情,他已经看出这东西九成九是真的了。可正因为此,来历才更不好说。

听他这么说,杨燕收自然没有再多问,而是盯着那个被人为撕裂的地方直咂嘴,神色很是惋惜。

“要是没有这一下,这邮票就值钱了。这是谁,手怎么这么欠啊?!”

玩收藏的人,对品相是最在乎的。是不是自己的东西,看到被这么糟蹋,都忍不住的生气。

邵洋没有吱声,心里却在暗道:“真没一点儿裂痕,人家这邮票也不会如此贱价卖给我啊!”

他这会儿已经琢磨明白了,无论对面那个人是谁,首先,她是见过网站之前的宣传,知道这邮票实际价格的。

另外,她可能是真的不懂,以为烂了就没用了。她不知道即便这邮票撕坏了,本身依然有价值。绝对不应该如她想的那样,只值一截香肠。

想到那个人之前说的用这邮票换自己一截香肠的事儿,邵洋的额角控制不住的跳了跳。

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那人,别不是个小孩儿,悄悄把家里人的东西给偷出来的吧?

不然,怎么会无知至此?!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笔买卖是成立的吗?他不会因此背上诱-哄,获取不正当收入之类的罪名吧?

想到此,邵洋简直要坐不住了!

“伯伯,你告诉我这个到底值多少钱呗,我朋友还等着我回复呢。”邵洋又催促道。

他越想心里的不安就越重,忽然就有了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自己老爹一辈子钢板直正,坐在总工程师的位置上那么多年,没有拿过一分的不义之财。

要是自己敢在这方面犯错误,哪怕是无意的,老头子也得追到学校把他的屁股打烂!

屁股保不保得住不重要,再把亲爹给气出个好歹,那可不划算。

邵洋越想越糟心,只恨不得现在就回去,把这邮票还给那个人。

对于侄子的催促,杨燕收也不生气。他做鉴定这么多年了,什么人没见过?

手里有这样宝贝的人,哪一个也爱惜的紧,谁也不想自家的宝贝在外人的手里待太长时间。

所以,他也没卖关子,很直接的问:“你那朋友是要出手?”

邵洋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那人是要出手吧?不然也不会拿来换香肠了。

“这邮票存世量很少,目前市面上并不多见,价格不低。之前有一个四连张卖了一百六十八万,你朋友应该知道吧?”

“知道。”邵洋回答。

“只是这张属于残票,品相和那个没法比。好在它还连着信封,保存的倒是非常完好,这又为它的价值增加了几分……”

看杨伯伯的职业病又犯了,又要长篇大论,邵洋连忙打断:“唉,亲伯伯啊,你就跟我说价格,价格!我朋友等着呢!”

看他这样,杨燕收瞪了他一眼,收住了话头:“看他准备怎么卖。走拍卖的话,价格不好说。卖得好的话,卖个三十万也不是不可能。可它毕竟是残票,起拍价不可能定的太高。我估摸着卖个二十万出头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拍卖还能怎么卖?”邵洋继续追问。

“走私人渠道。”

杨燕收看了看他:“你和你那朋友关系怎么样?”

邵洋想了想,点了点头。

关系怎么样不重要,此刻他已经决定物归原主了。

只是之前的交易让他感觉到对面那个人要么年龄小,要么真不懂,所以一向自认为还算是一个善良人的邵洋,想把这些情况都打听清楚,然后和她说一下。

至少让她不至于再犯蠢,将这么值钱的东西再贱卖了。

看邵洋点头,杨燕收继续说道:“要是关系不错,我建议你和你朋友说说,走私人渠道吧。我有一个朋友喜欢收集这些东西,那人为人也还算厚道。如果把这邮票给他,我有把握卖到二十万,或者还能再多一点。

虽然这价格谈不上特别高,可也基本合适了。最重要的是,没有网站,拍卖行的抽成,你那个朋友到手的话没准还能比拍卖高。

再说了,现在好的拍卖行拍品都排到明年了,真参加拍卖,也不可能马上拿到钱。”

“还有这么好的事儿?”邵洋眼睛都亮了起来。

说到这儿,他忽然冲着杨燕收嘿嘿笑了笑,还朝他眨了眨眼睛:“伯伯,要是卖给你朋友,你是不是能有提成?”

“什么提成?那是介绍费!这是行规!再说了,这钱是买家给,卖家又不吃亏,你那朋友还能省不少事。你劝他斟酌斟酌。”

“行。”邵洋干脆的回答,说完就起身准备告辞。

“你也有。”看他要走,杨燕收又补充了一句。

“啊?”邵洋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