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二章合一(第3/3页)

可是他的精神状态却又是极好的。挺胸昂头,走路都脚下生风!

即便是姜晓菱也很少能够见到邵彦成有这样的时候。

看到妻子,邵彦成自然知道她这是担心自己,过来打探消息的。连忙把她拉到了一个稍微僻静些的地方,跟她说起了最近的情况。

原来,那天早上,邮局范师父确实如预料的一般将那些资料送到了厂里。

而且因为包裹上写的是“范和平同志转交汽车厂技术科同志”,所以范师父也没有将那些东西放到门卫,还巴巴的亲自送到了科里,亲手交给了杨工。

开始的时候,杨工还很奇怪,不知道这是什么人送来的什么?

可一打开,看到那里面放着的东西,他整个人都要疯了!

他叫上妻子还有邵彦成一起去了他的办公室,三个人锁上门研究了半天。

在确定这些资料都是真的,而且都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之后,杨工两口子顿时手足无措了。

那架势,简直恨不得就那么直接钻进去,用最快的时间把它们全都吃透,弄明白。

看着这两个大专家高兴傻了的模样,邵彦成不得不主动提出了让他们上报的事情。

毕竟一大早范师父就抱了个大纸盒亲自送到技术科的事儿瞒不住任何人,他们不上报,也会有人把这事传到厂领导的耳朵里。

更何况这是好事,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杨工听了连连点头,直言自己高兴傻了,把这事全给忘了。

然后他让妻子守在办公室,盯住这些宝贝,自己带着邵彦成一起去了厂办。

现在新厂区还在建设中,两个厂也没分开,厂领导的办公室自然都还在一起。

汽车厂的领导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同时也意味着机械厂的领导们也跟着知道了。

一听说有这好事儿,以王厂长的敏感度,那还不比谁跑得都快?

他不仅自己跟着汽车厂的厂长,书记一起去了设计科,还找了跑腿的去把张工还有谢强也给都叫了过去。

那些资料里除了家用小型轿车的设计图,邵洋还特意想办法找了农用车,中小型卡车的一些资料。

这些东西不仅对汽车厂,对于机械厂来说也全都是万金难求的宝贝!

那王厂长哪里还能放手?

于是原本只是汽车厂的事儿,瞬间就变成了两个厂目前共同的,最大的事儿。

这么大的事儿自然是要向上级单位汇报的。

可这一次两个厂子的领导们心照不宣的全都同时选择了拖延。

他们一边拼命的捂住消息不外露,一边争分夺秒的让两边设计科的人员加班加点的把资料全都给誊抄一份。

信息就是生命,技术就是本钱。

如今国家正在大力支持重工业的发展,全国恨不得每个月都有新的汽车厂成立。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想要争先,想要屹立不倒,凭什么?

凭得当然是技术!

能够坐到领导岗位上的人谁也不傻,平时里就算有点明争暗斗,关键时刻也都知道这是在给自己家谋福利的,得一致对外。

而且谁也都清楚,这事儿一旦报上去,东西能不能留得住那可就太两说了。

即便能留下来一点儿,那也得看接收的人舍得给留多少,留哪些了。

与其将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还不如自力更生。

所以别看像李长运啊,还有其他一些新来的干部平时还朝市里打个小报告什么的,这次却全都紧紧的团结在了两个厂长的周围,把这事儿足足悟了三四天!

直到两边的设计员将所有的资料全都抄写了一份,而且审核后确定无误后,他们才把这件事跟市政府的工业处做了汇报。

这么大的事,工业处也做不了主啊,他们肯定也得上报。

所以,等姜晓菱找到汽车厂的时候,这些中间流程已经全都走过一遍,现在京市的专家都也赶了过来了。

“这几天杨工还有张工正死拽着京市来的几个老专家给我们开课呢。他们俩是铁了心,不把干货掏干净就不放专家们走了。

毕竟,我们这次交上去的东西实在是太珍贵了,他们可能怎么想怎么不甘心。就想着能捞回一点是一点儿。

我们两边的技术员这次都因为这箱子东西得益不少。”

邵彦成说着还低笑了两声,足以看得出即便是辛苦,也是累并快乐着。

看到丈夫如此,姜晓菱的那点担心就淡了些。她把邵洋又留了一份资料给他的事说了下,然后就看到邵彦成的眸光更加的闪亮了。

告别丈夫,姜晓菱和弟弟一起准备回家。

结果还没走到厂门口,就看到赵泉站在大门外伸着脖子往里面瞧,被太阳晒得满头汗,一副在等人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