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2/2页)

这样大的案子,最后顶罪的是一个同知,牵连的是下面一串只能拿些小钱的胥吏。真正当时江州上层官员,能脱身的都脱身了。

这个案子办得让淳宁帝满意的地方,一是证明了江州堤坝是人祸,不是天降责罚;二是牛贵全数追回了被贪渎的银两,还有一些抄家的罚没。

结案算是结得干净漂亮,且嘁哩喀喳地,极有效率,及时地压下了一些对淳宁帝不利的流言蜚语。

他们也是办案办得老道的,一看便明白这案子的猫腻所在。牛贵为皇帝追回了许多银两,但进他自己腰包的,肯定倍数于此。

这便是给皇帝办事的精髓所在——不在于是否真的公正合理,在于是否合了皇帝的心意。

霍决早早就明白了这一点,一直践行。

“消息都给小安了。”康顺咧嘴道,“该怎么办,小安心里有数。他人最鬼了。”

霍决的手指在案几上叩了叩。

“他办事,我放心。”

小安的确是坐船南下,他坐了快船。

只是水道的确是有些地方有冰,阻了速度。小安一看不行,干脆弃船登岸,改行陆路。

天寒地冻的,小安不坐温暖舒服的马车,一路快马疾驰。裹着黑色斗篷的队伍行出了三百里奔袭的速度。

小安给皇帝办事都没这么拼命过。

沿路经过的驿站、城池,见到的人都缩起脖子,惶惶:“大过年的,监察院这是又要弄死谁?”

真到了开封城外,又改了衣装,悄悄进城,悄悄进了监察院开封府司事处。

小安坐在上位,因多日疾驰,大腿的皮都磨破了,裆下也疼。

这些疼痛辛苦呢,他自然都记在了陆正和赵家的头上,嘶嘶抽气,咬牙笑道:“都休年节呢吧?去,给我把陆正陆大人悄悄请过来!”

又道:“动静小点,别叫人知道了。”

当监察院的人悄悄上门,陆正头皮发麻,手脚发软。

难道赵胜时背信弃义,还是卖了他?

不不不,这说不通。卖了他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来多跟他讹些银子!

必是有什么旁的事情,冷静,冷静。

一路告诉自己要冷静,穿着便装的陆正陆大人,被便衣番子们挟着悄悄从后门也进了监察院开封府司事处。

到了堂上,却见到一个俊美青年,一身大红的飞鱼服,金线闪闪耀人。

陆正眼前一黑,再冷静不了了。

监察院全体黑色,只有一枝红花。

监察左使念安据说出身娈童,心狠手辣,又美又妖。

他在监察院的地位,犹在监察右使康顺之上。因他不仅与监察院都督霍决形影不离,还因他身有帝宠,能随侍皇帝近前,说得上话。

做官的,没有想跟他打交道的。

他这样的大人物来到开封见陆正,陆正怎能不脚软,抖如筛糠。

这就是温姑娘的公公啊,倒生了一副好皮囊。人模狗样,却不干人事。

小安这样的美人,如何能让自己邋遢见人。番子去“请”陆正的时间里,他已经洗过澡,换了衣裳,干净清爽,美貌如花。也看过了比他先到开封的信鸽传书。

此时,他把玩着一柄嵌着宝石的匕首,撩起眼皮,看着堂下人模狗样的两榜进士、开封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