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2/2页)

胤禟撇撇嘴:“还有耗羡。”

说起耗羡,太子胤礽也无话可说了。

所谓耗羡,指的是官府向每家每户征收税银以后需要熔铸成大锭银两,以便入库上缴。

其中在熔铸时会造成一定的损耗,就称之为火耗。粮食入库有鼠耗,翻晒还有麻雀耗……在征收的时候都会加上损耗计算。

光是他们一路行来,就发现不少地方衙门的损耗少则加百分之几,多则百分之十几,甚至还有官员堂而皇之增加百分之三十。其多出来的差额,自然全部进了这些贪官污吏的肚子。

胤禟双手环胸:“这么多税赋加上去,也难怪老百姓越种越穷。好年景或许还能吃饱,差年景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指不定还要欠下一屁股的债。读不起书只能一辈子种田,几辈子种田,直接变成了恶性循环。”

四阿哥胤禛若有所思的坐在一边。

一道灵光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他轻声开口:“其实……或许可以上奏汗阿玛,提出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的想法?”

太子胤礽诧异的看了眼四弟胤禛。

他脸上带着点笑意,伸手拍了拍胤禛的肩膀:“四弟说得不错,要不如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呈递上去看一看?”

四阿哥胤禛浑身一震。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半响才轻轻点了点头。

至于胤禟还在继续唠叨着。

他脸上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要我说倒不如加大对商业的支持,然后嘿嘿……”

“……?”

“如今只当铺和牙行需要缴税,要弟弟我说应该全天下的店铺都需要登记后经营,申报每年的销售额缴纳税务……”

胤禟扳着手指头一条一条数着:“要是如此以来,税收的数量就大幅增加反而可以减少对农户们增税的数量?而且最重要的是——”

“最重要的是?”

“修路既然是对商户们有利的事情,不如请商户出钱如何?”

“他们怎么可能会愿意?”

“二哥您想想,可以立碑上面写这是某某人某某商号捐赠造路……要不是水利堤坝涉及民生更涉及朝廷的名誉,弟弟我都想给标个冠名权。”

胤禟叽里呱啦的一通说。

还别说虽然让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胤禛颇感啼笑皆非,同时也让他们脑海里的桎梏瞬间打破,两人大睁着双眼,脑海里的思绪是一片海阔天空,从未有过的清明理智。

要是换在此地的康熙怕不是会大笑一场,非但不会认同胤禟的思路,还得好生告诫他巩固统治,让整个大清固若金汤才是重中之重。

可惜在这里的偏偏是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胤禛。前者虽然受过康熙一直以来的君王教育,但是年少气盛,乐得接受心生事务。至于后者更是眼前发光,过去隐藏在心里头的主意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

三人在四轮马车上聊得欢快。

直到宫人提示杭州府城即将到达,他们才意犹未尽的停下嘴。

太子胤礽还挺念念不舍。

他拍拍胤禟,又拍拍胤禛:“你们两个的想法都不错,回头到了下榻的府邸里咱们好好整理一下,交给汗阿玛试试看。”

“……交给汗阿玛!?”四阿哥胤禛瞪圆了眼睛。

“不交上去说再多也没用吧?”

“嗯……嗯,可是汗阿玛会愿意吗?”胤禛小小声询问。

“不试试看,咱们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胤禟大大咧咧的拍拍四阿哥胤禛的肩膀,小手握成拳头:“只要咱们认认真真去劝汗阿玛,汗阿玛到定然会金石所开,到最后一定会同意的!”

“金石所开?”四阿哥胤禛喃喃自语。

“到最后一定会同意的?”太子胤礽摩挲着下巴,逐渐陷入沉思。

随后两人相视一眼。

他们心头冒出一个念头,太子胤礽小心翼翼的询问:“胤禟,你的意思难道是……?”

“没错,从今天起二哥和四哥也要每天写信给汗阿玛——缠到汗阿玛同意为止。”胤禟竖起大拇指:“不过当然也要一条一条来……先从修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