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第2/3页)

等到了太皇太后跟前,胤禟又将未出世的小侄子小侄女当做挡箭牌:“乌库玛嬷,您难不成还信不过孙儿吗?孙儿是这般做事的人?您就放心吧!现在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养好身体,等着看大嫂二嫂的小侄子和小侄女出生!”

小侄子和小侄女。

这话就说到太皇太后的心头上。除去大福晋所出的大格格以外,玄孙辈空荡荡的。若是能看到大清下一代的出生,那她这辈子就圆满了。

“你确定这不大动干戈?”

“额……”火车不大动干戈么?当然大动干戈啊!京城外围都因此诞生了第二代拆迁户了——上一代还是因为京城道路动迁产生的。

为了防止走漏消息这一点也不能说,沉思良久以后胤禟斩钉截铁的回答:“乌库玛嬷此去非但不会劳民伤财,反倒是能赚上不少。”

这就不是骗人了。

毕竟首款两千余万两银子已经进了口袋,可谓是空手套白狼堪称是大赚特赚。

胤禟肯定的答复让太皇太后略松了口气。胤禟这孩子闹归闹做起正事来绝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兄弟,太皇太后也乐得信任他的能力。

想起科尔沁大草原在朝着自己招手,想着太子妃和大福晋肚子里的玄孙等着自己,太皇太后终于放下担忧。而这心思落下,在跷跷板另一边的期待就忍不住升起来。

到底有什么办法让自己能去达尔罕亲王府?总不见得有仙人帮忙吧?太皇太后期待的同时,这大半个月里康熙和阿哥们忙忙碌碌,没有片刻休息。

在蒸汽机车比赛结束以后,胤禟也公布了所有研究员(匠人)都会正式入职研究所,由本身的贡献、比赛中的发挥情况以及提交的报告分配官职,同时也提出船舶研究的要求。

兴奋不已的研究员们自然乐得接受新挑战,很快就沉浸在对船舶结构的研究上。康熙还特意令天津卫加快建设,争取在正式研究以后可以把船舶的研究基地放置在离京城更近的天津。

船舶研究步入正轨。

另一边在比赛中胜出的稳定性最高,速度相对最快最结实的蒸汽机车车头也开始二次加固、改良以及测试。

等到忙碌的测试结束,也到了前往达尔罕亲王府的日子。踏上火车车厢的瞬间,要不是掐着自己的感觉做不了假,只怕太皇太后还以为自己根本没有清醒,现在还是在做梦呢!

胤禟亲自为太皇太后带路。

他雄赳赳气昂昂的犹如公鸡一般骄傲,眼看着太皇太后掩不住的震惊笑眯眯的安抚着:“乌库玛嬷的反应比兄弟们好多啦!孙儿偷偷和您说~四哥当时看到火车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站在火车头前面同手同脚险些摔个大马趴!”

跟在后面的胤禛:……

他一张脸涨得通红,恼羞成怒的喝道:“胤禟!本阿哥哪里有这么干过?”

“七哥,八哥?”

“四哥你就是那样,咱们兄弟可都是亲眼所见。”

胤禛才不信他们的邪。

他冷笑一声,双手环胸:“证据呢?”

七阿哥胤佑和八阿哥胤禩齐齐一沉默。这出乎意料的沉默让胤禛眼皮子跳了跳,他惊愕又无语地看向两个弟弟:“你们干了什么好事?”

胤佑和胤禩:……

胤禟伸出手:“乌库玛嬷,儿臣还有三哥呆若木鸡时的画像哦!您要不要看一看?”

胤禛:……

他原本就又羞又怒,再被胤禟丢出来的证据砸得慌了神,气得直跳脚:“胤禟!!!”

太皇太后忍俊不禁。

她手握成拳捂住嘴,噗嗤噗嗤的笑了出声。原本紧张的心情消散得一干二净,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车厢的一切。

车厢和火车头不一样。

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建造的车厢低调又奢华。地面铺设着厚实柔软的羊毛地毯,两侧设立固定长桌和具有弹力的皮凳椅,坐起来不但非常舒适而且可以进行简单办公。

再往后面还有舒适的休息室。

唯一的问题就是火车头的动力目前只能拉载五个车厢,再多就会影响火车动力,为了舒适就得抛弃运载更多人,而增加运载人数就得抛弃很多设施。

一开始研究员提出的办法是分为三个火车班次,随侍官员和宫人乘坐后面的火车班次。

问题立刻出现。

皇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太子和阿哥们的安全由谁负责?三个班次的时间如何控制?会不会出现撞车事故?

前者还能安排调整,后者就让人头大无比。经过仔细的核查反复验证,为了保证安全性,就必须保证每个车次都需要隔开一个时辰才能发车。

那么问题又出来了。

这样注定途中休息用膳会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原本两至三天的行程可能会拖至一周。

为了这几个问题吵了十来天都没吵出一个答案,最后还是由康熙拍板决定:除去必备的粮食、药物外整个行程尽量节约时间,加快速度赶至哲里木盟站。

同时康熙也发下圣旨:若是有人能解决间隔信号的问题,将大大有赏。

当然胤禟其实是有正确答案。

主要是研究员们在对火车的研究改造上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现在他也非常期待他们能给出别的想法和答案。

这些事情和太皇太后无关。

在康熙和诸多阿哥眼里还有许多许多不完善的火车,在太皇太后眼中却是完美无缺。

她颇为惊喜的摸摸桌子,摸摸皮椅。亲自弯下腰抽出下面的抽屉,一边抽屉里摆放着满满当当的书籍,另一边的抽屉里则放置了便于携带的各式纸张、羽毛笔和铅笔,而翻开椅凳桌垫,里面则摆放着各式用品,充分利用了车厢里的每一个角落。

转悠了一圈。

等到火车站官员报告即将发车的消息,太皇太后迫不及待的在椅子上坐好,双眼眨也不眨的看着琉璃窗外,期待火车的启动。

期待的还有聚集涌到铁栅栏外的百姓们。明明在今日之前,比赛之后火车还进行了多次试跑测试,百姓们已经看到了许多许多次,但是每一回的发车都让人津津乐道。

更不用说闻讯而来的不少外地游客、学子以及商贩们,他们脸上挂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迫不得已想要看到火车的英姿。

伴随着轰鸣声和百姓们的欢呼声,火车缓缓驶出了火车站。起先太皇太后并没有多大的感觉,随着火车驶出京城周遭进入旷野时,骤然提升的速度让她惊呆了。

太皇太后年轻时也是喜欢策马奔腾的人,自然清楚的明白马匹奔跑的速度,可现在望着琉璃窗外一闪而过的景致,她禁不住屏住了呼吸。

火车的速度竟是比奔腾的马匹还要快!这里可是拉着足足五节车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