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第2/2页)

也不知道是谁偷笑了起来:“我记得去天津的大道边还竖着碑是由三百名富商捐赠?”

“对对!我也在奉天府见过!”

“我也是啊!我是去山东的时候。”

这一聊起来百姓们禁不住面面相觑。

他们脑海里齐刷刷的浮现出一个念头,一名百姓禁不住喃喃着:“咱们……咱们朝廷是不是有点抠门啊?”

这话耿直了些,实在了些。不过还别说在场老多人了都冒出了这个想法,从研究所乘坐马车出来的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禩和胤禟恰好都纳入眼中。

胤佑和胤禩禁不住斜着瞟了胤禟一眼,胤禟还挺美滋滋的:“抠门怎么了?抠门那才攒得住钱!”

有了两千余万两的前期资金投入,最近户部和内务府都过得很舒坦。就连船舶研究部门的资金那也是大手一挥,拨出去一大份,哪有以前一听研究所来要钱就拉长脸的模样。

身为受益者的胤佑和胤禩也知道。

就是吧……听百姓们这般吐槽总有点怪怪的:)

百姓们开着玩笑说着话。

正当马车即将再次启动时,恰好一名路过的青年公子哥嗤笑了一声:“真真是丢人现眼,居然仗着朝廷官府的身份朝着商家勒索要钱!”

青年公子哥大约三十岁上下,容貌算得上英俊,只是上挑的眼梢和目无下尘的眼神让他看起来极为不好接触。

他这话一出,先前还谈论得高兴的百姓们立马停住了嘴。他们有面露不忿的,有窃窃私语的,也有人直接站出身:“这位小哥怎么能这样说?”

“怎么了?难不成不是?”

“修路修铁路的确是问商家要钱,可这都不是白要的!瞧瞧修路都为他们立碑,这立碑可是一百字惠及家人后代的好事,哪里是随意可以立碑的?”

“就是就是!”

“只不过是个虚名罢了,也不过是在哄骗那些商户!”青年公子哥不屑一顾的说道。

他的回答顿时引发众怒。

几名百姓面沉如水,上前一步斥道:“怎么是虚名了?这立碑可是名扬百年的大好事,道路修缮以后供百姓们免费使用,何曾收取过一丝一毫费用的?”

还未等青年公子哥再次说话。

又有人补充道:“还有咱们京城乃至直隶各地修建的福利房又怎么说?说难听点朝廷要征用你这块地强行拿去又有何尝不能?”

说起福利房,围在人群中间的一名胖墩墩的妇人面露得意:“就是啊!我家住的就是福利房,可与一般的房子大有区别。”

这下子没人关心那青年公子哥。

不少百姓欣羡的看向胖妇人,胖妇人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往年那冬天哟一天用一炉子的煤球都冷得直哆嗦,到处都是通风的缝隙,打从搬进这里以后你们知道吗?屋子里暖呼呼的,半炉子煤球就够用了,整个冬天都没生病!”

“运气可真好!”

“我想抽签到现在都没有抽中呐!”周遭的百姓面露羡慕,谁也不再管那名大话的书生,围在胖夫人的身边叽叽喳喳的问了起来。

京城道路扩大填埋下水管道、增加公共厕所卫生间以及铺设铁路建设火车站工厂等一系列操作以后,被涉及的百姓房屋也有千余间。

起初用于过渡的福利房颇得贫民们的欢喜,可是后面的拆迁涉及不少普通百姓的房子,这让不满逐渐积蓄。

直到最早拆迁的居民住进了福利房,这些不满抱怨的声音才一个接着一个消失,紧接而来的是疯狂的羡慕。

福利房是由朝廷单独新建的。

过去流民贫户们有茅草屋,寻常人家能有一间或是两间砖块房就能心满意足,而由朝廷提供的福利房能让所有人摇身一变,家家户户用上一栋三层高的小楼。

虽然还比不上大宅院那样舒适,可是比起以前的棚子砖瓦房那可不知道好到哪里去!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也都用上了琉璃窗。胖妇人眉飞色舞的说着:“那琉璃窗光洁透明,哎呦!每天我都要擦上一遍才高兴呢!最重要的是这些房子都是按着人头户号来分配的,一分钱都不用花!”

“就是就是。”

“要是朝廷抠门是为了咱们老百姓,再抠门也是好事呐!咱们有了今天都是亏得朝廷呢!”

在场的人羡慕不已。

几名百姓更是直言不畏——要是他们的房子也能轮到被拆迁就好了!

他们或是夸赞或是羡慕的话语落入胤禟三人的耳中,可谓是天籁之音。谁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一份真挚的感谢呢?

百姓们聊得热情。

三位阿哥听得也很开心。

百姓们不知不觉将口出狂言的青年公子哥丢到脑后,不过在马车上听到这一切的胤禟三人却不会忘记。

瞧着他愤然离去的背影,胤禟眯了眯眼睛:“七哥,八哥,我觉得这人看着不太对劲?”

胤佑和胤禩也是同感。

三人相视一眼,吩咐一名随从侍卫去寻两名便衣巡捕跟上去看看。

指不定,万一能钓到一条大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