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今日定下国本(第2/2页)

至于说到在有嫡子的情况下立庶子,是,确实有违周礼。但是,请问大冢宰,你表字幼玄,应该不是家中的嫡长子吧?”

“确实不是,下官在父亲家中排行第二。若是几个叔伯的子弟一起排序,排行第五。”

“这就是了,大冢宰在家里不是嫡长子,照理,族长之位与大冢宰无关。可为何黄家家里无论大小事,都需要请示大冢宰?本相还听说,贵家现任族长,令伯父,准备将族长之位传给你?”

“这?”

“还不因为大冢宰是黄家诸子中官位最高的。”说完这话后李嘉转身对着朱由栋道:“皇上,所谓礼法,最终还是要屈从于现实。若是嫡子太弱,而庶子太强。则无论礼法如何,一般嫡子都压制不住庶子。相反,很多时候嫡子还要靠着庶子存活。这一点,在民间,在官场的各个家族中,已经有无数的实例了。当然,臣并不认为二殿下很弱,相反,二殿下为人豪爽大气,能够得到周围人的喜爱。但,比起大殿下来说,二殿下在才具上是不足的。二殿下身边的人,喜欢他是真的,但对其缺乏敬畏也是真的。而敬畏二字,却是上位者不能没有的。”

看了一圈群臣,朱由栋在摇椅上轻晃了两下,淡淡地问道:“说完了?”

“是,臣说完了。”

“嗯,还有人要推举其他皇子吗?哦,看来是没有了。”

招招手,让方正化扶自己站起来后,朱由栋朗声道:“礼法,是个好东西。他定了规矩,让大家知道该如何去遵守,并在日常生活中去执行。我华夏几千年都是礼法治国,总体而言,是治世多于乱世,礼法在其中,功不可没。

但是,礼法太过于死板,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如大冢宰方才所言,如果严格按照礼法来,那一个人将来能做什么,从他出身之日就很大程度上注定了。这一点,朕很不喜欢。事实上,我华夏数千年来总是走不出治乱循环,礼法也有很大责任。

出身的身份决定以后的人生,这一点,我华夏的百姓从来都不喜欢,也不认同。在现实里,从秦以降,也没有多少人遵守。这秦帝国二世而亡且不去说他,朕问你们,两汉、唐宋,甚至是我大明,历任皇帝,有多少是嫡子,又有多少是庶子?即便是嫡子继位,又有多少不是嫡长子?

说到这里,朕属意的太子是谁,你们心里都清楚了。当然,朕绝不是因为讨厌这礼法就故意的不让身为嫡长子的慈焱落选。而是这二十多年来,朕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你们的报告,发自内心的认为,朕的长子慈燚更适合做太子。未来朕百年之后,他也能更好的带领大明走下去。”

轻轻的舒了一口气,看了看低头不语的群臣,朱由栋继续道:“今日把你们叫来,是因为你们都是国家重臣,不让你们念头通达,这太子将来也不好做事。总之呢,太子,朕今晚立了。朕不管你们以前持什么立场,但希望你们从今日起,便知道我朝国本所在,知道以何种态度对待朕的几个儿子。以后,下面那些无谓的争斗,统统停了吧。”

“臣等领旨,恭贺皇上,恭贺我朝国本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