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尸神

  我看了好一会子,也没有看出个米麦黄豆,于是谨慎地将那块青铜片贴身收藏起来,准备等下找到丫头,给她看看。怎么说,她也是考古人员,比较专业。我一边想着,一边再次想要从石门的缝隙内挤出去,寻找丫头与少爷。

  那个门口的石头实在是太过沉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仅仅只是推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对于我这个身高一米八以上个子的人来说,想要挤出去,还真有点困难。我半蹲着身体,收腰吸气,用力地向外挪动着,正挤得满头大汗的当儿,猛然一抬头,却见着一张人脸,近在咫尺。

  我情不自禁“啊”的一声大叫,本能地就要逃跑。可是,我的身体还卡在石缝内,这一用力导致的后果是,脑袋撞在了厚重的石头上——前面撞一下,本能地一仰头,后面又重重地撞了一下。

  “我说老徐,你还好吗?”少爷的声音在我旁边响起。后面,丫头也举着手电筒照了过来。

  我闭上眼睛,摇头躲开丫头那束照在脸上的光柱,我还卡在石缝内,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少爷与丫头,已经来到我的身边。而刚刚就在石门外,刚才那张我看到的人脸,居然是少爷。

  我被他吓得不轻,憋着一股怨气,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子就从石门内挤了出来,顿时感觉全身轻松,仿佛卸掉了千斤重担。当即狠狠地瞪了少爷一眼,怒道,“你没事黑暗中乱摸索什么?你难道不知道,人吓人,会吓死人?”

  我就纳闷,少爷与丫头两人,在如此黑漆漆的墓室内,不用手电筒干什么,节约也不用到这个份上吧?如果丫头像现在这样,举着手电筒,我怎么说也不会被少爷吓着。

  少爷看着我狼狈不堪的样子,得意洋洋地说着风凉话,“老许啊,刚才你弄出那么大的动静,我还不是怕有什么东西来着,小心提防!”

  我懒得理会少爷,将刚才捡到的那块青铜片取了出来,递给丫头,同时将用才的情况对他们两人说了一遍。我这么一说,少爷也好奇,凑过来观看那块青铜片。

  丫头举着手电简看了好一会子,眉头越皱越深,好久才道,“这个字,好生熟悉,我好像看到过……”

  我顿时大喜,我们最大的困扰就是,谁都不认识这鸟语,如果能够破译这鸟篆文,很多谜团都可以迎刃而解。

  少爷好奇地问丫头怎么懂鸟语的,结果换来丫头一个老大的白眼。我笑了笑,征求丫头的意见,“你说——这个与你们在黄河底下打捞上来的那个青铜器,是不是同一件物体上的?”

  丫头摇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对着那片青铜片发呆。我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事实上,我还信得过自己的眼光,这块青铜片绝对与我原先的两块是同一个时代,而且是同一个物体上的,都是西周之物。那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年代,由于太过久远,很多东西都埋葬在了滚滚的历史洪流中,无从考证。

  “啊……”丫头突然惊叫起来,道,“我想起来了,我在教授那里看到过这个字,我问过教授,他说,这个字估计是个‘姬’字……”

  “姬?”我心中狐疑不已,就算是不懂历史的人,只要看过《封神榜》的书或者是电视的人都知道,姬是西周王族大姓。而且姬姓历史渊源极远,可以一直追溯到黄帝时代,传说中的黄帝就姓姬,由于发明了装着轮子的车,才名轩辕氏,这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

  我心中不禁高兴,不管怎么说,我们弄明白了,原来——这黄河龙棺,多少与西周王族有那么一点点的联系,至于是什么联系,就不是我能够猜测出来的了。

  我用手电筒四处照了照,与我刚才所见到的石室差不多,这也是一座大型石室,看着类似于墓室。只是四处扫了一眼,并没有见着棺椁等物,我心中好奇,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少爷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老是看我不顺眼,闻言道,“我怎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我也懒得理会他,举着手电简四处看了看。真是奇怪,刚才在刘去的墓室上面,明显有一个宋代墓室,而如今这里,好像又是另一个墓室了。看其风格,也像是汉代墓葬,也许比广川王刘去的年代还要早上一点点。

  我不禁苦笑,我们还没有摸出广川王刘去的棺椁,如今居然莫名其妙地再次误闯了另一个墓葬。当务之急,自然是得先想法子出去,回到上一层的墓室中,倒出刘去的镇河印,解除我们的诅咒,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没功夫浪费。

  我一边举着手电筒四处看着,一边好奇无比。无论什么墓葬,总不可能弄一个空空的墓室出来,可是如今这个墓室,却什么都没有,唯独中间的部位有一块高半米,长两米左右,宽半米的石台,看着有点类似棺椁。

  可是,如此墓葬规模,怎么会弄这么一个简陋的棺椁?我一边想着,一边就向那边走了过去。

  按照常理说,一般的墓室建筑,会像上面刘去的那样,棺椁四周都是亭台楼榭,全部按照生前的模样布局,绝对不会单独弄这么一个土凳子。汉代非常注重厚葬,王族的墓葬更是讲究,绝对不会如此草率。

  少爷也走了过来,好奇地问道:“老许,你看这里会不会有什么宝贝?”

  我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死到临头,他居然还想着宝贝,真是要钱不要命啊!这里什么都是宝贝,汉代的东西,随便捡一样出去,也得值个好几万的,但问题是,我们得要有命花才是。

  丫头也凑了过来,我们三人围着那个半米高的白台转了一圈,还是一无所获。而且,看那石台的模样,竟然与地面严丝合缝,像是本就在地面上,而非后来搬人的。

  我问丫头,以前可见过这等墓葬模式?丫头连连摇头,说她以前只翻过土坟,还是第一次见这等华丽的墓室。可是,如果说这是棺椁,却又与这墓葬原本的规模完全不符合。少爷套着塑胶防毒手套,小心地将石台上面的灰尘拂去。果然,这石头毛躁得很,表面更是凸凹不平,与我们刚才见到的刘去的棺椁简直不能相比。

  丫头突然掩口笑了起来,好不古怪。我心中不解,难道是丫头有什么发现,问了问,原来这小妮子看到这个石头,居然想到了现代某些抽象派的作品。她有点恶作剧地说,“若是将这个石台抬出去,足够让国外那些所谓的抽象派作家活活气死,咱中国人早在汉代,就已经研究抽象派艺术,并且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