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夜!回!春!(第2/2页)

山匪脸色惨白,两腿一颤,坐到地方,惨叫一声。“鬼、鬼啊!有鬼啊!”脚下连踹几步,转身跑掉。剩下那七八个人,吓得抱在一团哭了起来。还是明书胆子大一些,抻着脖子问:“少、少爷……是你吗少爷?你没死吗?”

没人回应,那人摔到地上,看着被山匪丢在一旁的微弱的火苗,再次闭上了眼睛……

有了目标后,姜小乙一路顺利,于九月初抵达抚州。

她从西南方向进入抚州,路上穿越了洄州,此地杳无人烟。她原以为进了抚州人会更少,结果却大出所料,抚州百姓众多,山脚下面的城镇甚至比闽州还热闹。

姜小乙为方便行事,进城前换了一番面貌,伪装成准备投奔山寨的流寇。她向城里打听山寨如何走,居民爽快地告诉了她。

“从北门出去,一直往前走就能进山了。”

姜小乙牵着马离开北门,走了大概二十里,惊见一片广袤无垠的红海滩,烟波浩渺的芦苇荡内,千万飞鸟起起落落,雄伟波澜。

她喃喃道:“这地方可真美啊……”

又走了半个多时辰,她进了山,顺着小道一路向上,半山腰处有一茶棚。时值正午,太阳晃得厉害,姜小乙要了一壶茶,略作歇息。

整个茶棚就她一个客人,店家无聊,竟与她闲聊起来。

“小兄弟一个人来的?”

“是。”

“来干嘛的?”

姜小乙心中警惕,但笑不语。

店家乐道:“不用如此紧张,走到这的,基本都是投奔山寨的,谁不知道呀。”

姜小乙道:“哦?来投奔之人多吗?”

“多了去了。”店家道,“天天都有,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姜小乙抱拳道:“小弟初来乍到,对此地不甚了解,可否请阁下多说几句。”

“你一个匪寇,怎么说话文邹邹的。”店家倚在桌旁嗑瓜子。“山里面十几个寨子呢,你想拜哪个山头啊?”

“当然是最大的山头。”

“哟,六爷的佛面可不是一般人能见得着的,有些寨子也不收外人。所有寨子里门槛最低的是狼头寨,寨主什么人都见,但你功夫得过硬,否则容易被打死,哈哈!”

姜小乙好奇道:“……什么人都见,就不怕混进来细作吗?”

店家笑道:“小兄弟,此地被称为‘匪都’已有近六十年光景,期间别说细作,十几万大军放火烧山都有好几次了,又能怎样呢?”

说话期间,外面山路上走下来一群人,前面一人磕磕绊绊,摇摇欲坠,身后七八个人追着喊:“少爷!少爷!伤还没好,你不能下地啊!”

那人倒在路旁,明书一路跑来,将人扶起。

“少爷!”

他面无血色,望向山坡外,干裂的嘴唇轻开轻合。

明书凑近了,隐隐听到“天京”二字,他丧着脸道:“哪来的天京呀!少爷,你是迷糊了吧,改朝换代已经一年多了,那已变成雍安城了!”

那人眼睑微抖,环顾四周,眼神之中充满了迷离与困惑。明书哭道:“少爷你到底怎么了,你不认识明书了?”

他的目光何止是不认识他,他像连这世间都不认得了一样。

“你们在干嘛?”

明书扭头,一名身穿粗布短打的年轻男子站在后面,正好奇地看着他们。

明书道:“我家少爷得了失心疯啦!”

姜小乙看着他怀里扶着的人,蓬头垢面,浑身是伤。她瞧着这群人怪可怜的,提着那“少爷”进到茶棚,道:“店家,来点好酒好菜,你们都歇歇脚吧。”

店家好笑道:“你到底是不是匪,怎还做起善事了?”

姜小乙:“要去拜山了,积点阴德,谋谋福气。”

明书听见,忙问:“你要去拜山头?去哪里拜?”

姜小乙:“狼头寨。”

“哎呀呀!”明书连连摆手,“你可千万别去!那地方不讲理的,什么都不说,上来就打人,我们少爷就被活活打死了!”

姜小乙指着那伤患。

“被打死了?那他是人是鬼呀?”

明书:“这……”

难以解答。

他听着他们的话,也想发出同样的疑问——他究竟是人是鬼?

他问不出口,他说不出话来。

他看着自己的手掌,这是书生的手,修长消瘦,细腻斯文。

身边众人说得起劲,可他总觉得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自打他睁眼的一刻,他便觉得自己漂浮在尘世间,他看一切都是昏花的,听一切都是朦胧的。

“哈哈!我不信。”

有人在笑。

“我的身手跟你们这文弱少爷可不一样,我绝不会被打死的,少操闲心了!”

这人全不把外人的劝解放在心上。

那笑声实在太过爽朗了,他终于抬起头。

那人坐在他前面,发髻高扎。

近在咫尺,棚外日光照耀,他瞧见了他耳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