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第2/2页)

不过《我去往》让所有人都吃惊了。

通常来说,电影首周三日票房是会是上映期间的最大峰值,之后会一路下降,直到下片。只有个别电影会在次周实现逆袭,这就是俗称的黑马。

《我去往》有黑马趋势,出现在次周周一。

工作日当天,竟然有五千万的票房。

而且之后四天,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

到次周周六日,《我去往》双日票房突破了四亿,比首周三日票房还高。

叶阳看着节节攀升的票房数字,每天都觉得自己在做梦。

中间去时代开会,发现这对时代来说,也是意外之喜。他们立刻就调高了宣发费用,要拉长战线,争取更多的票房。

那群本来只在一、二线票仓城市跑路演的主创,立刻下沉到三、四线去跑,以调动三线及其以下城市的观影热潮。

叶阳在这边全神贯注忙《我去往》时,王彦让郭胜男和林天一带着人弄好了《名利场》的竞标方案。

弄好后,王彦私下悄悄将方案发给了叶阳,让叶阳发给张虔过一遍,让他给拿拿主意,看看行不行。

叶阳知道让张虔过一下比较保险。营销毕竟只是宣发链条上的一段,乙方的地位决定了乙方无法拥有全局观。而张虔是甲方,是把控大方向的人,方案有没有方向上的问题,他过一遍就能得出结论。

《名利场》又是这么重量级的项目,去比稿的公司一定非常多。方圆虽占了一个《我去往》成功的优势,可若方案不过关,依然会被弃之不用。

乙方只是执行方,对电影宣发起不了决定性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决策法甲方。

换而言之,《我去往》成功了,方圆有功劳,但也没那么大的功劳。

时代是不是继续用他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让张虔看方案给点指导,这属于作弊行为,叶阳实在拉不下这个脸。

叶阳暗戳戳地回复王彦,说她跟张虔的关系没到这种程度,她这样冒然去请教,他会不会反感?万一觉得方圆投机取巧,剥了去比稿的机会,不是因小失大么?

王彦立刻回道:“你傻啊,当然不能直接扔给他,你先试探一下,如果他不反感,就让他一眼。如果他反感了,那也不能强求。”

叶阳听他这么说,立刻就放下心来了。

她才不会去试探张虔,等过两天直接跟王彦说,张虔反感就好了。

叶阳才刚这么想完,王彦又发了一大段语音过来。

还是之前那些车轱辘话。

他说像张虔这号人,见过的人多了,能叫他多看一眼的不多,她要抓住这个机会。这并不是单单只为公司,也为她自己。又说好感就是清晨荷叶上的露水,如果不珍惜,太阳一出来就什么都没有了,她一定要懂得珍惜。

这些道理,不用王彦教,叶阳也懂。

如果张虔不是前男友,而只是甲方领导,那她会试着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与之周旋。

但这人是张虔,所以她不考虑。

如果她现在对张虔还有什么意义,也多半也是因为她甩了他,并且从没后悔过的缘故。如果她送上门去,张虔估计会一边鄙夷,一边远离。

张虔这个位置,明里暗里送上门的人应该不少,当她泯然众人时,她就没什么意义了。

只是等叶阳真那么回复王彦后,王彦的态度就立刻冷淡了下去。

叶阳不知道王彦是以冷漠来向她施压;还是发觉她在张虔跟前说不上话,没必要捧着了。

总之,那种态度非常让人难受。

叶阳想,反正《我去往》也成了,实在待不下去,就跳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