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柳清如(第2/2页)

平日里过来的时候,柳重明会把父亲的嘱咐说给柳清如,姐弟俩闲聊些家常,手谈几局,时间就这么飞快地过去。

他从不会把家里的烦心事说给姐姐听。

可有了曲沉舟的醍醐灌顶之言,从前的许多事串在一起,令他毛骨悚然,如今见了姐姐,他甚至想起,对于柳家的处境,父亲究竟知不知道。

父亲浸淫朝中多年,即使不完全知情,也不该一无所知,可为什么对他从来没有提起过?

柳家被夹在两难之地,父亲为什么还要一直这样默不作声,逆来顺受?

很多时候,他觉得父亲好像只留了个空壳,魂魄已经行将就木。

他想着心事,一枚棋子夹在手中半晌没落,柳清如看在眼里,摆手清退众人,用棋子轻轻叩了一下棋盘:“重明?”

“姐姐……”宫里不是说体己话的地方,柳重明斟酌片刻,落子,关切地问了一句:“最近身体还好吗,有没有叫夏太医常来请脉?”

柳清如的手在空中定了定,棋子清脆落下:“重明真是长大了,都会关心人了呢。”

轻言软语,似乎与刚刚的闲聊没什么区别,柳重明目光闪动,又低头看着棋盘。

“姐姐的身体安康,家里人自然都很惦记。眼看要热起来,最是容易伤暑,要不要多找几个太医来?”

柳清如掩口微笑:“哪有那么娇贵,而且夏太医是皇后娘娘指给我的,跟了我这些年,也一直很妥帖。”

“那就好。”柳重明点头:“我铺子里也有些大夫,改日有空的话,也劳烦夏太医提点提点,照顾姐姐,也多少妥当些。”

柳清如放下棋子,安静地看着他,似是在琢磨话中的滋味。

柳重明抬头,目光澄清。

“姐姐,我什么时候能当舅舅?”

像小时候一样,柳清如的手指从他的额角轻轻抚下来,一直到脸颊,而后纤手轻轻掐了掐他的耳朵尖:“重明,你真的长大了。”

她迟疑了一下。

下面的这句话,她已经含在嘴里等了好久好久,这句话是柳家的希望,却也会给弟弟套上沉重的枷锁桎梏。

“重明……”她轻声说:“姐姐在等你再长大一些。”

听她这么说,柳重明鼻尖一酸,反倒笑了,笑得柳清如盯着弟弟纳闷,片刻后也跟着笑起来——她这个弟弟,怎么会是被区区几句话吓到的人。

即使当年大哥的事,也被没有击倒的弟弟。

“是姐姐小看了你,只当你还是以前动不动就会哭的鼻涕小孩。”柳清如的手指点在他额头:“真的是长大了。”

柳重明的手在桌下蜷曲着又松开,将满口苦涩压下去,抚乱了未走完的棋局。

“姐姐,我刚刚在外面等的时候,见到了娴妃娘娘和景臣。”

柳清如嗯了一声,说:“你上次送来的两支参,倒是让她气色好了许多,如果还有,再找些来。”

娴妃在入宫前就与柳家来往频繁,两家交好,她在宫中与娴妃的交情自然不错,这份关心也是真的。

“好。”柳重明思忖片刻,还是问出来:“娴妃娘娘的病,这么久了也没谁给瞧出来什么吗?”

娴妃膝下只有七殿下慕景臣一子,生产时据说就出了些状况,待到慕景臣三四岁时,娴妃忽然重病昏迷,虽拼力救回性命,身体却始终养不回来,常年用药撑着。

娴妃的娘家本该借着娴妃和慕景臣得势,却因为娴妃体弱无法承恩失宠,就此一落千丈。

这几个已加冠的皇子中,也独独慕景臣没有封王,仍被人称殿下,任谁都看得出来,梁家没落了。

“没有。”柳清如只简单回答。

既然太医都说瞧不出,那便是瞧不出了。

她抬眼见柳重明眼中藏不住担忧,嫣然一笑:“相信姐姐,我不会是第二个娴妃。”

柳重明正待说什么,听外面竹帘响了一声,宫女明珠轻声说:“娘娘,于公公来了。”

姐弟两人出门看,果然是皇上身边的于公公,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精瘦身材,脸上都是讨人喜欢的和善劲。

“见过娴妃娘娘,见过世子。”于德喜一甩拂尘,就要行礼,被一旁宫女扶住。

“于公公辛苦了,可是皇上有什么吩咐?”

“劳娘娘问。”于德喜侧过身,让身后的小太监端了托盘过来。

“皇上惦记着世子爷不常进宫来,那边太后娘娘也念叨着世子爷,让咱家送了腰牌过来,皇上特意吩咐,娘娘不要阻拦。”

柳重明欢喜上前,取了腰牌在手:“姐姐,这次可是皇上不让你拦我的。”

“小鬼头,”柳清如嗔笑:“就会仗着皇上和太后娘娘宠你。”

于德喜站在一旁跟着笑,连声道喜,领了赏赐便告辞复命去了。

柳重明脸上的笑容才淡下去,翻看着手中的腰牌。

“重明,你看,”柳清如的指尖点在腰牌上:“皇上毕竟还是想示好柳家的,柳家……也绝不会是下一个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