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2页)

这也是为什么张幼双认为这位孟骚年其实是个腹黑的缘故。

毕竟一般人鲜少有将《礼记》作为本经的。

张幼双还没看过这种正儿八经的曲水流觞,还有点儿好奇。

只看到最源头的少年,往酒觞里倒满了酒,置于荷叶上,放在了水波中。那荷叶顺着水势,一路飘飘悠悠往下。

此时,春晖楼内,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我不同意!”几个须发皆白的文士,正言辞激烈地在围攻一位老者。

让一个女人来教书这像什么话?!成何体统?!”

“陶有常(陶汝衡),你是老糊涂了不成?!”

被围攻的老者纶巾黑襦,面容清俊,须发皆白,正是陶汝衡。

几乎被同僚这唾沫星子给淹没其中,陶汝衡苦笑道:“这张娘子的能力我们也都是见过的。那张衍不就是她的儿子吗?这孩子的才能也是诸位都认可的,她一个女人能教出这样的儿子,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什么?”

众人闻言,顿时一噎。

旋即,其中一个文士拂袖道:“……那也不能证明什么,我看这孩子天资聪颖,无需多加雕饰,将来也能成事。”

陶汝衡呵呵一笑,倒也没生气,只劝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我看啊,才学上,这张娘子博涉经传,没什么问题。

“生活上亦能为学生指点迷津,教学生们为人之道。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不就是这意思吗?”

“可是……”

“再说了,又并非没有先例。”陶汝衡捋着呼吸,含笑道,“那卫夫人,那隔绛纱受业的宣文君……不都是女先生吗?不说远的,就说近的,这女先生咱们大梁又不是没有!”

另有人叹了口气,捶着大腿驳斥道:“这宣文君讲课的时候都八十了!王羲之随卫夫人学书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幼童!”

就在这时,一道挺拔纤瘦的人影踏入了春晖阁内。

陶汝衡忙站起身,笑着招呼道:“危甫你来得正好,你有什么想法?与我们大家说一说。”

俞峻脚步一顿,他面色如玉,眼帘半垂儿,脊背挺直,风骨凛冽,闻言倒是抬起了眼,眸色淡淡,近乎与琉璃雪色,仿佛具有安定人心的力量。

略一思忖,道:“何谓学,学,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

“学习这条路上,只有先后之分,没有男女之别。”

此话一出,在场鸦雀无声。

这是站在陶汝衡这边儿的意思了,然而这话说得的确是不无道理,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如何是好。

俞峻又无不平静地道:“此事到底能不能成,需得征求那位张娘子的意见。”

对啊,事关张幼双,不征求尊重她的意见这像什么话!

众人正要开口间,忽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吵闹声。

俞峻走过去,掀起帘子,往下看去。

只看到学生们在春晖楼旁边分席对坐,曲水流觞。但不知为何,人却越围越多,还有不少人听到动静赶了过去。

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的夫子们,忍不住也走到近前,往下看去。

在这人群中,却又一道身影尤为突兀显眼。

……

荷叶逐波而下,好巧不巧正好在张幼双面前停了下来。

众人的目光“刷刷——”再度落在了她身上。

看到自己面前这荷叶,张幼双简直五味杂陈,她人品有这么差吗?

虽然默默吐槽,还是落落大方地站起身,莞尔道:“请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