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3页)

省长沉吟片刻,“那这样吧,至少二十五台,少了可不行。咱们政府财会室总要人手一台吧,这就七台,再加上一个处长就八台。政府还有三个副省长,算我这个正的,这又是四个。各科室不能人手一台,主任处长那里总得有一台吧,这么算下来二十五台根本不够分,还得有不少领导分不到。”

宋广友就怕省长越说要的越多,赶紧道:“二十五台就二十五台,可不能再多了。”

省长吧唧两下嘴巴,“宋厂长,你瞅你这个扣劲,赶上咱们政府的财务科科长了。每次一管他要钱,就扣扣搜搜的,从来没大方过。”

“好了,我也不难为你,二十五台就二十五台吧。对了,你和小钱同志说声,奖金下来了,二千元,另外还奖励他三张票,至于你们厂子,你多少也要表示下。”

“这是一定的。”宋广友连连保证。

挂了电话,宋广友瘫在座位上嘿嘿傻乐,哎呀,这可真是甜蜜的负担呀。

随后他拨通了另一个厂长的电话,这个老朋友之前没少对他炫耀他们厂子的订单,现在也轮到他了。

“哎呀,你说多讨厌,这么多订单我们厂子什么时候能制造出来。省长还非得凑热闹也要跟着订,这不是给我添麻烦呢吗?”

老朋友冷笑,“呵,正好我们厂子也需要计算器,不用科学计算器,普通的就行。我没省长那么贪心,我只要五台,年前。若是到时候见不到计算器,那么咱们就绝交吧。”

说完,老友挂断电话。宋广友听着电话那头嘟嘟的声音,认真考虑起绝交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些家境好的学生也会买一个回去,拿到班级里就会被全班同学羡慕,轮流传看。

“邵毅,你这款计算器多少钱呀?”同学羡慕的问。

“二十八元。”邵毅随口答到。

“天啊。”同学倒吸口冷气,“那要不要电器票呀?”

“不要,只有科学计算器才要。”邵毅骄傲的挺着胸膛,“这是我哥托人在省里给我买的,咱们这边市里可没有。”

同学不明白科学计算器与普通计算器的区别,事实上,他们平时连接触计算器的机会都不多。

现在电子技术不成熟,而科学计算器恰恰代表的就是电子技术水平。一台小小的计算器需要应用到荧光显示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LCD液晶显示技术。这些技术在此时都是十分珍贵的技术,所以用到这些技术研制出来的计算器并不便宜。

73年英国人的一台计算器可以卖到八十英镑,那可并不是什么亲民的价格。

发展到现在,计算器虽然没有刚开始的时候那么昂贵,但也绝对不是什么亲民的东西,所以大多人是没见过计算器。

而且在此之前,因为这些昂贵的技术,计算器只有一种就是科学计算器。钱向东在研究的时候为了普及推广,在科学计算器的基础上简化了许多东西,推出一款普通计算器,可以供给学校、学生以及会计等人群使用。

同学们羡慕道:“邵毅,你哥哥对你真好。”

“那是。”邵毅得意的昂着头。

中午邵远去接邵毅放学,远远的小家伙就炮弹一样射过来,手里还抱着邵远送给他的计算器。

“哥,我同学都好羡慕我,他们都没有计算器。有几个同学要买,我说市里没有卖的,他们都要哭了。”

“知道你哥对你好就行,为了这么个计算器,我可是被付华狠狠敲诈一顿,答应他以后他来咱们这边或者我去省里,请他吃国营大饭店。”

到了年关,雪花纷纷扬扬,铺了一地银霜。路莳跟在一堆小朋友后面在冰雪上打滑,玩得哈哈大笑。

钱向东就拎着东西站在旁边不厌其烦的等着他,看着路莳的目光比那些等待孩子的家长还要温柔三分。

“小钱组长……”门卫看见钱向东就追了出来,“这里有一封京城来信。”

钱向东瞄了眼信封地址是央大的,就随手揣进兜里。

路莳玩够了,蹬蹬跑回来。

路莳头上戴着厚厚的棉帽子,手上也戴着同样厚实的棉手套,脚上穿的是钱向东托祁夫人帮忙新作的棉鞋,棉花厚着呢,比买的棉鞋暖和多了。皮棉鞋路莳也有,不过这几天大冷被钱向东强制脱下去了,怕冰到他。

路莳跳进寝室,钱向东没让他立刻脱下棉衣,而是先去看炉子。他们的寝室中央有地炉子,需要自己烧来取暖,也可以用它做饭。

走前,炉子被钱向东用煤压着炉火,现在用炉钩子钩两下火就上来了,没一会儿屋里就能感觉到暖呼呼的了。

钱向东这才让路莳把衣服脱下来,他拿着路莳玩湿了的衣服和鞋子放在炉边烤干。路莳小脸冻得红扑扑的,躲进被子里笑的心满意足。

“在知青点那会儿我就眼馋他们打滑玩,不过那会我可不敢这么玩,要是把衣服和鞋子弄湿了,第二天可就要湿着穿。”

知青点的柴禾是有限的,不会无限烧,湿衣服湿鞋子很难烤干,路莳又没换洗的衣服,就只能干看着别人玩耍。

现在不一样了,钱向东可以领到蜂窝煤。蜂窝煤凭票领取,按人口计算,一至三人一个标准,四至六人一个标准,七人以上还有一个标准。人口少的每个月只能领取到130块蜂窝煤,有四寸和五寸两种规格,分别是0.0196元和0.0327元。

当然这是普通工人标准,钱向东可不是这个标准,他直接翻倍。再加上路莳和他不在一个户口本上,属于两户,路莳也可以领取到自己的蜂窝煤。而且钱向东现在不差钱,他两笔奖金就够别人家赚了,买的就都是五寸的,完全够用。

钱向东可不觉得路莳淘气,还心疼路莳之前在知青点过的苦日子。

“你在被窝里别出来,我去准备食材,一会儿他们人都到齐了,咱们就吃锅子。”

钱向东年前请组里的组员们吃饭,之前就说好了。

到时间组员陆续到来,每人手里都拎着东西,大多数都是吃食。

路莳从床上跳下来开始招待客人,有会做饭的就帮钱向东忙活。火锅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大家把菜洗好,肉切出来就算成了。

由于条件简陋,自然没那么多讲究。涮的肉大多都是猪肉,就这已经很美味了。而且锅子也不是那种专用的火锅,就是一个铁锅煮了一锅鸡汤,放在炉子上咕噜着,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

那种快乐,比后世条件完善的火锅还要有气氛,似乎也更加美味。

钱向东举着水缸,以水代酒,“首先感谢大家赏脸前来,这一年我过的很充实,特别是后半年与大家在一起搞研究的日子,更是难忘。其次今天也是另一个对我非常重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