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比较(第2/2页)

婆媳俩的谈得很是欢快,赵母说完一些吃的忌讳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突然问道:“对了老三媳妇,这晨晨去读这个学堂,一年要多少银两?”也是老大媳妇见晨晨去县城读书,不甘壮壮还没去上学,这才拜托她来问的。

赵静婉琢磨不透赵母突然问这问题的心思,不过这些消息上县城去一打听也全都知道,她如实说道:“晨晨去的这个学堂是县城最好的学堂,一年四两银子,最初拜师的时候拜师礼是拿了些猪肉、精细面粉、红糖。”

“嘶!”赵母一听,深吸了一口气,一年四两银子!

这农家一年到头,这稍微艰难些的甚至都攒不出四两银子。除开每月的开销,真正的大头是每年秋收的稻谷,像赵家如此勤快的,农闲会外出干活,四两银子也是一大笔钱来着。

“这学堂是贵了些,那里的秀才人很是不错,晨晨也读得开心。”赵静婉见赵母惊叹,笑着解释道。

赵母对于乖孙子去这学堂读书倒是没有任何意见,这什么样的锅配什么样的盖,老三两口子有能力,能供着他去上学堂。至于老大这两口子,怕是难喽,赵母打定主意,回头劝老大媳妇把壮壮送去村里的学堂算了。

村里也有学堂,家境稍微好些有富余的,也会把小辈送过去,一年收个半两银子顶天了,就是那老师,只是个童生。但这在农家人眼里已经是很厉害了,那秀才可是仰望的存在。

“是这样,晨晨机灵,说不定以后还可以给咱赵家攒个秀才名头回来,那可真是祖上积德。”赵母想想以后成为秀才奶奶的景象,怕是在梦里也得笑出声来。

赵静婉见她是真的高兴,也就没有再去理会。

那头小胖墩和壮壮妞妞围在一起,却不是在玩耍,而是小胖墩在讲述自己的学堂乐事,壮壮妞妞听得一脸羡慕。

小孩子也会攀比,也会爱计较。妞妞还好,她从小接受的思想从来就没有女孩子读书的事,妞妞只觉着她能够跟着哥哥们,拿着竹钗在沙土上练字就很幸运了。

壮壮就不一样了,他和晨晨可以说得上是同岁,打小就一起长大,纵有差距,可那些吃食上的事情他也不甚在意。如今晨晨去上学了,他却还在家里和妹妹玩泥巴,再老实的孩子也会生出不满。

他倒也没有产生嫉妒怨怼之类的情绪,反而是羡慕。

小胖墩自认还是很有义气的,他每次寻找时间都会当个小老师,把自己学到的教给壮壮妞妞:

“来,我今日教你们写我新学的字。”他拿着树钗子在沙土上一笔一划。

地上沙痕清浅,岁月无声,铭记的是孩童的童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