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三零三四年(上)(第4/5页)

“让我爸管吧。”安安突然道,“我爸妈这个月月底回来,云舒和他老婆也要回来了。圣约翰彼得堡疫情越来越严重,有点绷不住了。”

“也行。”耿江岳一口答应,任人唯亲得都不掩饰一下,“那再搞个宗教事务管理中心,云舒来兼任中心主任。少将吧。他老婆……七宝吧?刚好去通道大楼当楼长,上校。”

排骨一听,当场就愤怒了,拍桌子道:“还特么有教宗管理中心?”

然后熊猫紧跟着也拍案而起,怒骂道:“你特么跟谁特么呢?”

排骨被熊猫的社团气质唬住了,正微微一愣,就听耿江岳解释道:“你们两个傻逼懂个毛,你要是明面上直接摁死,以后他们在暗地里暗戳戳搞,处理起来更麻烦。

这回重新盖大楼,以前他们都是每层楼一个礼拜堂,一幢大楼六十多个礼拜堂,老子这次给他划分好了,每个小区一个礼拜堂,一幢大楼才六个。做礼拜的,只能去这六个地方,谁敢在家里弄,抓到直接带走。有了规矩,才能名正言顺地抓。有了公开的地方,暗戳戳在底下搞的才会越来越少。这叫欲先搞之,必先忍之。”

“哦……我懂了!”排骨恍然大悟,“然后等到哪个小区里一个人都没了,再把礼拜堂取消掉,逐个击破!”

“错!而且大错特错!”耿江岳很认真道,“你这样做,就太着急了。你看啊,一幢楼有六个礼拜堂,你要是逐个消灭,消灭完这个,他们还能用其他的。这样越往后,后面的那些礼拜堂里的人就越是团结,越要抵抗。他们实际的力量反而凝聚起来了。

你越是逼得紧,越是消灭不了他们。

反而如果你稍微不那么逼他们,一个小区里没人信光明神了,礼拜堂也照样空着,楼里的年轻人,就会对这个事情越来越无所谓,去到别的小区看到还在信的,最多也就一笑而过。哪怕被人带歪了,他在自己的小区里找不到同伴,就只能去别的小区里找。

这样久而久之,一个小区里的信徒,才会真的消失掉。然后一幢一幢大楼地让它自然消失,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让它自然消失,等到哪一天,所有人都无所谓了,能在礼拜堂里开光明神的玩笑了,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排骨眨眨眼,不解道:“那你的意思,就是不管?”

“谁说不管了?”耿江岳道,“礼拜堂,只准保持在这个数量,谁要是私底下弄,直接弄死。这条红线,这个原则,一定要坚持。还有《海狮城宗教事务安全法》,也是要落实的。我之前也说了,政府要公开地和教会夺取对孩子的教育权。我们就要光明正大地告诉小孩子,这个东西,在海狮城就是不受待见的。

第一,我们绝大多数人没这个传统,谁要是非要信,可以,但是政府绝对不支持、不鼓励,别想政府这边拿任何补贴。第二,如果要集资做事,那得政府审批,而且很严格。很多事情,我们不支持他们做,那个不支持,说白了就是不允许。第三个,孩子长大想进步的,你信了光明神教,就不许加入草药堂,进不了草药堂,就不能晋升校级军官,到退休也最多只能拿大尉的退休工资。但是我们今后至少有六成的人,是要按少校以上的级别退休的。

你信教,就是低人一等。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法律。

有这些东西在,只要政府内部不出内鬼,只要你们这些人能咬住底线不松口,光明神教能活几代?吃饭重要还是宗教信仰重要?尊严重要还是宗教信仰重要?女孩子愿意交给牛逼的还是愿意嫁给信教的?这点道理想不明白,这个事情就解决不了。这个道理想明白了,但是执行不力,问题也还是解决不了。但这个问题如果想明白了,还能执行,问题就早晚能解决。

而且不用我自己动手,那些信教的人,自己就把自己解决了。”

“哦……”排骨其实没听懂多少,但还是非常配合地点着头。

倒是篮子和栗子这些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听完颇有所得。

端木翔轻声道:“我看你前几天还挺激进的,这几天变化挺快啊……”

“此一时、彼一时嘛,老子每天都在自我反省呢。”耿江岳说着,跳过这个问题,马上又问篮子道,“教材编得怎么样了?”

篮子道:“还在编,六月份应该能弄好。”

“嗯,不着急。语文、数学可以慢慢来,《通识课》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六度七阶、三级通道还有新世界理论,一定要好好写,从幼儿园、学前班到小学五年级,每个年龄段都要有相应的内容,从浅到深,一点点深入。国家共识,比什么都重要。一群拿着枪的人如果不团结,熬也能被拿冷兵器的团结者耗死。等哪天团结者也端起了枪,就是不团结者的末日。”

耿江岳很重点地提了一句,又转向老宋:“尤其是草药堂,这个《通识课》一定要坚持上,坚持学,海狮城的命脉,底下是教学部,往上从学校通向社会,就是草药堂。你们这两块要是出内鬼,海狮城哪怕再多十个、百个挂逼,早晚也是人家肚子里的肉。外挂只是一时的,自己能凝聚起千百万人的力量,那才是真正势不可挡的力量。”

“明白。”老宋很凝重地点点头。

耿江岳又望向荷尔蒙:“何将军,真有内鬼,抓到证据,直接交给幺筒。”

幺筒坐直了身子:“放心,我保证代表国家搞死他!”

耿江岳朝幺筒竖了个大拇指:“上道。”

幺筒伸手摸了下他的军衔章,肩上的两颗星星,好像更特么亮了……

果然太子之位……很稳呐!

耿江岳扯了一圈有的没的,拿出汽水敦敦敦灌了几口,又扯建设的问题:“东一区、东二区,以后格局就不变了,以后东一区就叫住宅和产能区,住人又产能,算了,叫主产区吧,东二区就叫农业区,然后主产区上面这块,今后就不叫北二区了。原本是想留给部队的,但是这片地面积实在大,军营用不了这么多的地方,以后我打算这一片就留给居民自己,拿出来卖,你们想在这里建别墅也好,搞商铺也好,自己弄。

但是有一点,建住宅可以,搞商铺的话,不能是家里有尉官以上的。升到准尉,那么你全家就不许做生意了。你孩子将来要么担任公职,要么就当能源兵,但就是不能做生意。这个一定要咬死。还有别墅带,最多只能在这一块地方……”

耿江岳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把东北面的九宫格,隔成了两个长方形,“背靠背面城墙的,山地上的,可以造别墅,面朝主产区的,就是商业中心。我的意思是,最好两年之后,我们再放开卖地,目前还是先让他们熟悉我们的主流体制生活。不然贸然又搞出这个东西,容易引起思想胡乱。两年后,大家基本都习惯现在的生活了,到时候再给大家开放选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