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2页)

楼喻倒是淡定,将他拦住:“庄户忧心明年收成,人之常情罢了。”

“可他们忘了,这田庄是庆王府的,殿下您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要是殿下不让他们继续种,他们哪还有明年?”冯二笔护主心切。

楼喻不在意被人说,不过继续让流言甚嚣尘上,确实影响田庄安宁。

恰好他的试验田需要能人负责,便借此机会,给庄户们找点事做,打消他们的疑虑。

他吩咐冯二笔:“传话下去,让庄户们一一讲述耕地的经验,你负责将其记录于册,若有真本事的,本殿必有重赏。”

这些庄户种了一辈子地,多多少少攒下一些经验,或许比不得农学大家,但矮子里面挑将军嘛,姑且用了再说。

冯二笔领命下去做事,田庄又热闹起来。

庄户们得知殿下又要当“散财童子”,纷纷跑过来,声情并茂地讲述种田的那些事儿。

人太多,冯二笔不得不叫了阿纸和阿砚来助阵。

庄户们有很多口齿不清,废话连篇,冯二笔记录的时候头都大了,简直想开嗓骂娘。

阿砚同样性急,恨不得让那些庄户别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大家各说各的,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阿纸静静观察片刻,对冯二笔附耳低语几句。

冯二笔闻言赞他一眼,起身厉色喝道:

“所有人排队!不排队者不予采纳!”

不采纳就没有钱,庄户们立刻排起队来。

冯二笔又道:“每人只有一盏茶工夫,不得重复前面人说的话,如果没有新鲜的,就自行离去!”

他年纪虽不大,但跟在楼喻身边久了,倒也沾染上几分气势。

庄户们被他唬住,重新讲述时,比之前流利简洁许多。

事情进展顺利,不过半天工夫,楼喻就收到一沓厚厚的纸。

这些经验记录工整,且无过多赘言,楼喻很快翻完。

倒是让他发现了一个特别的。

庄户们讲述经验以零碎居多,完全是想到哪讲到哪,可这位名叫“林大井”的人不同。

他讲述的经验,相当具有条理性。

从春耕到秋收,按时间顺序来,系统地走完整个流程。而且这些经验明显是经过分析论证后的结果。

楼喻叫来庄头,询问林大井此人。

“林大井?”庄头整理措辞道,“他做事很认真,就是有时候太过较真,地种得确实比别人好。”

“既然你知他种得好,田庄为何不用他的法子?”楼喻问。

庄头连忙请罪:“殿下有所不知,就算用同样的法子,他种出来的麦穗就是比别人的沉。”

楼喻不由笑了。

他一直坚信,无论哪个领域,都有能人存在。

这个林大井,他务必要见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