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4/5页)

再这么下去,蛮人根本不用打,直接将他们熬死就行了。

程达眉毛皱成一团,实在想不出办法了。

就在这时,士卒来报:“禀将军,庆州有信使至。”

“庆州?”

程达深感诧异,他在庆州没熟人啊。

看向副将,副将同样一脸茫然。

两人大眼瞪小眼,副将瞪酸了,眨了眨问士卒:“有几人?”

“信使一人。”

副将对程达道:“不过一人,不如见见?”

程达大手一挥,传令会见信使。

此次事关重大,冯三墨亲自前来。

他身着玄衣,面容沉静,只身入营,丝毫不见露怯。

程达见他不过少年,不由自主皱起眉,不是说信使吗,怎么来了个奶娃娃?

“你是何人?所为何事?”他粗声粗气问道。

冯三墨不卑不亢,行了一礼:“在下冯三墨,奉庆王世子之命,前来与程将军商谈运粮一事。”

运粮?

程达瞬间来了精神,哈哈一笑,“冯小兄弟不如坐下详细说说。”

冯三墨依言坐下,瘦削的身板看起来弱不禁风,轻易让人卸下心防。

程达和副将皆放松下来,等着他说运粮的事。

“从去岁开始,不少吉州灾民逃往庆州,有因雪灾逃难的,也有因蛮人劫掠南下的,殿下见此,心中甚忧。”

程达不认识庆王,更不认识庆王世子,不由问:“他忧什么?”

冯三墨道:“忧蛮人南下。若是吉州有失,庆州唇亡齿寒。”

“说的什么糟心话!”程达怒道,“他是瞧不起老子吗?蛮人要想南下,得从老子尸体上踏过去!”

冯三墨神色不变,反问:“若是吉州断粮呢?”

程达沉默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眼下确实无粮了。

冯三墨开门见山,“殿下自然希望将军能够稳守关内,遂打算送粮入边关救急。”

“当真?!”程达和副将均双目发亮。

等朝廷拨粮还不知等到猴年马月,若是庆州真能送粮救急,那可是一件大好事!

程达正要应下,忽然想到什么,诧异问:“为何是庆王世子送粮,而非庆州知府送粮?”

这两者区别可大了。

面对程达狐疑的眼神,冯三墨泰然自若:“朝廷无粮,知府自然也无粮。朝廷内外,并非所有人都如程将军这般,愿为守卫大盛而鞠躬尽瘁。”

这个恭维听得程达浑身舒爽,他哈哈一笑,蒲扇般的大掌直拍大腿。

“世子慷慨解囊,程某万分感谢!”

他并不担心冯三墨在骗他,端看到底有没有粮就知道了,被骗也没什么损失,还能短时间内鼓舞士气。

冯三墨却道:“只是如今世道乱,殿下虽有粮,却无人可用。殿下听闻阳乌山山匪横行,经常抢掠财物粮食,担心粮食运送途中会遭山匪抢劫,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程达明白了。

他沉吟道:“你是想让我派兵前去护粮?”

冯三墨颔首,“殿下希望将军能适时派兵去阳乌山,以免粮食被山匪夺去。”

这话说得有道理,阳乌山匪患程达亦有耳闻。

他看向副将。

副将问冯三墨:“可有世子信物?”

方才不问信物,只因没有必要。如今需要出兵,他们自然得辨明真伪。

冯三墨不疾不徐,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信中有庆王印章落款,将军请看。”

世子还没有印章,只能用庆王的。

印章款识做不了假,程达和副将观后,立马信了大半。

程达问出最后疑惑:“世子粮食从何而来?”

换句话,世子哪来的钱买这么多粮食?没看到朝廷都拿不出钱粮了吗!

冯三墨道:“朝廷无钱,不代表官吏富绅无钱;朝廷无粮,不代表豪商地主无粮。”

他指了指信笺,“二位将军不妨仔细看这纸。”

两人都是武将,看了半天没看出什么门道。

双双茫然抬头。

冯三墨只好解释:“这是殿下名下造纸坊新出的纸,质地如玉,远超寻常纸张,在文人中颇受欢迎,一些豪绅附庸风雅,也愿意高价采购。”

这句话当然是忽悠程达的,楼喻的纸还没卖呢。不过程达远在边关,对这些事根本就不清楚。

程达一介粗人,不是很理解一张纸能卖什么高价,他召来士卒:“去请军师。”

军师喜好舞文弄墨,肯定有鉴赏能力。

冯三墨神色坦然,静待军师前来。

须臾,军师踏入营中,眉心深锁:“将军,您召我何事?”

眼看就要闹饥荒,他根本无暇关注其它。

程达将纸往他面前一递,“你瞅瞅。”

军师见是信,还以为是朝廷消息,不由大喜,忙接过一观。

信上确实写送粮一事,但落款是庆王。

军师:“……”

他目光落在冯三墨脸上,神色淡淡:“庆州哪来的粮?”

程达立刻道:“你先看看这纸有什么不一样?”

军师一愣,这才惊觉指腹触感细滑如脂,再低首一瞧,只觉这纸竟隐隐生辉,如玉般温润光洁。

程达期待问:“如何?”

军师深吸一口气,“好纸,极品。”

他瞬间爱上了这张纸,看向冯三墨的目光已然变了。

“军师目力非凡,”冯三墨道,“此纸若卖高价,也不稀奇罢?”

“不稀奇不稀奇!”军师捏着纸恋恋不舍,“此纸从何而来?”

副将嘴快道:“是庆王世子造纸坊造出来的,就是用这纸换了很多粮,才能给咱们运来!”

他和军师相熟,能让军师这般激动,可见这纸有多好。

程达和副将彻底信了冯三墨的话。

军师同样信了七分。

三人商议后,决定抽调三千兵马,届时到阳乌山迎粮。

冯三墨道:“我立刻传信殿下。”

三人俱道:“世子心系大盛,是大盛之福啊。”

冯三墨敛下眉目。

信鸽飞入庆王府,楼喻观信后精神大震,连忙吩咐下去。

“霍延,李树,立刻准备粮食,点兵一千。二笔,即刻在城中张贴告示,重金招聘大夫随军!”

众人迅速领命行事。

庆州城中又热闹起来,都在议论庆王府重金求医随军一事。

不少大夫都不可避免地心动了。

虽说当军医有些危险,但富贵险中求嘛。

而且这次去只是剿匪,又不是去跟蛮人打仗,应该没什么危险。更何况他们只是大夫,不用上战场。

“去这一趟,就有一百两!”

“天哪!这不是赚大发了!”

“一百两!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出乎楼喻意料,应征的人还挺多。

他本以为一百两的吸引力没这么大呢。

楼喻对府城大夫的个人素质不太了解,便去请教陈川柏,定下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