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第3/5页)

这厢陶琨激动地填了表,另一头,看了告示的女子跑进一处宅院。

院子里有不少年轻女子,缝补的缝补,洗衣的洗衣,都在埋头干活。

“雯姐姐!雯姐姐!”女子奔跑着进了里屋。

唐雯正倚窗刺绣,晨光洒在她脸上,明媚艳丽,满室生辉。

她头也不抬,淡定问:“阿慧,什么事这么匆忙?”

“我看到了王府的新告示,说要招账房先生!”

唐雯冷淡道:“哦,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雯姐姐,我知道你靠这一手绣工就能赚到钱,可你成天成夜地刺绣,眼睛也熬不住啊!”女子一脸担忧。

她们都是从阳乌山来的女子,被逢春和采夏安排在这一带宅院里。

唐雯就是那日山上主动站出来,请陈玄参救治昏迷姑娘的女子。

被救的姑娘正是尤慧,醒来后就很依赖唐雯,二人以姐妹相称。

尤慧忙道:“可我看告示上说,男子和女子都可以报名!只要识文断字、精通算学就行!”

她和唐雯以前出身富贵,从小就要学习打理庶务,记账的本事不比家里的账房差。

而今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唐雯闻言,蛾眉微蹙:“当真?”

“千真万确!告示上明明白白写着男子和女子都可以报名!雯姐姐,咱们去吧!”

屋外忽然传来一句酸话:“有的人天天就是想得美,哪有招女账房的?就算招了,肯定也做不长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大家一起在阳乌山受苦受难时,尚且能齐心协力。

可脱离危险后,因唐雯长得貌美,绣艺不凡,赚的钱比其他人多,有少数嫉妒心强的,经常明里暗里挤兑她。

尤慧是个烈性的,经常气不过跟人斗嘴,还被人暗讽是在巴结唐雯。

要知道,唐雯绣一个绣品卖的钱,就比她们累死累活洗几十件衣裳还要多。

人就不能怕对比。

尤慧正要回嘴,唐雯却放下针线,朝着屋外道:“有工夫废话,不如多干点活。”

她又不是不愿意教她们绣工,只是刺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大多数人不仅没天赋,还没耐力,这怪得了谁?

“雯姐姐,你到底去不去?”

唐雯沉默几息,问:“为什么要招女账房?”

“听说是为了帮郡主管账!”尤慧压低声音道,“雯姐姐,咱们要是能去郡主身边做事,以后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了!”

她们住在这里久了,周围人或多或少知道她们的身份。

一群被山匪玷污的女子,是不可能不遭受白眼和歧视的。

尤慧想,若是她们以后能为郡主做事,看谁还敢看不起她们!

唐雯冷静问:“在哪报名?”

“我打听清楚了,就在王府旁的巷子口!”

唐雯果断收起针线绣布。

“走。”

两人走出院子,顶着旁人若有若无或打量或讥讽的目光,徒步往王府方向走去。

唐雯容貌昳丽,即便一身粗布麻衣,也难掩秀色。尤慧生得清秀婉约,小家碧玉,同样是个引人注目的美人。

两人相携而行,惹来诸多不怀好意的眼神。

是以,平日里若无必要,她们都不会轻易踏出院子。

尤慧如今破罐子破摔,见到那些眼神,都会狠狠瞪回去。唐雯则是抬头挺胸,直接无视。

一些宵小倒也不敢随意上前欺辱。

不多时,她们行至王府旁的巷子口。

已经有不少人都在排队等候。

一眼看过去,全都是男人。

唐雯和尤慧的出现,引得一众男人惊异连连。

还真有女人来应聘啊!

而且长得还这么漂亮!

有人忍不住嬉笑问:“两位小娘子,你们是来应招的还是来寻夫君的?”

一部分人哈哈大笑起来。

只有少数男人目光平和,没有参与这场无聊的调侃。

唐雯和尤慧直接无视他们,排在队尾。

负责招人的是逢春和采夏。

见队伍哄闹,采夏立刻喝止:“安静!”

人群瞬间静默。

看到队尾的两人,采夏目光一顿,不由欣慰地笑了。

虽然告示上说男女账房都可,但这么久了,连一个女子都没见着,她和逢春不是不失望的。

唐雯和尤慧的出现,让她由衷感到高兴。

真好!

报名时间只有三天,三天一过,所有人都得拿着报名表集中参加考核。

此次报名共有一百三十二人,其中男子一百三十人,女子二人。

楼喻拿到数据时,不由跟楼荃感叹:“阿姐若是能得两位女助手,做事会更方便些。”

只是,他这次最多只招二十人,这个比例不算小,但女子就两名,还是有些悬的。

楼荃不禁笑道:“有女子能够主动报名,已经很让我惊喜了。”

不管怎么样,他们需要的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大家都公平竞争,能者居之。

考试当日,唐雯和尤慧来到考场,考场有府兵把守,庄严肃穆。

饶是唐雯,也不由心惊手凉。

不过府兵们纪律严明,目光统一直视前方,根本没有在她们身上落下一丝半点。

唯有一些前来考试的男人,会用令人作呕的眼神打量她们。

这次考试的出题人是楼喻,主考官是王府账房,逢春、采夏、阿砚一同监考,防止有人作弊。

“再有东张西望者,立刻免除考试资格!”

采夏肃着脸大声道。

参考的男人们便都低下头,不敢再看唯二的两名女考生。

唐雯和尤慧默默感激采夏,在考场最角落的位置坐下。

陶琨也来参加考试了。

他看见两位女子入场,心里面还挺惊讶,没想到真有女子来报考,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考试开始,监考官分发试卷和草稿纸,不少考生们拿到试卷都懵了。

这么难?!

这些人自诩认得几个字,会些皮毛算学,就能当账房先生了。

万万没想到,不仅题目难,考场竟连个算盘都不能用!

这叫他们怎么算?

楼喻知道大盛一般依靠算盘来算账,但他出的题目数字并不难算,而是更侧重考生的思维能力。

做惯了账房的,或者对算学有天赋的,基本心算就能算出来。

再不济,不还有草稿纸嘛,慢慢画也行。

考试时间为半个时辰。

唐雯拿到试题也惊了一下,不过她素来冷静,脑子聪明,心算能力还不错,并不觉得难以接受。

尤慧原是商户之女,从小耳濡目染,这等题目也不在话下。

轮到陶琨,他虽觉棘手,但若是细细思量,还是能写出答案的。

考试结束,试卷被送到王府东院。

楼喻和楼荃亲自批改。

一百三十二份试卷听着不少,但算学的答案对错都一目了然,改起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