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4/5页)

太子做不到,范家也做不到。

范玉笙是真的被折服了。

生在范家,他当然心怀宏愿。

乱世之中,明主何其难得?

方临见他神情,不由心头一跳:“范兄,你真的改变主意了?可范家支持的是太子殿下,你这样做,就不担心范老爷子……”

“祖父会明白的。”

方临却还是担心:“可倘若三皇子发难,咱们两家岂非受难?”

“阿临,你知道,我本就无心仕途,更别提效忠太子殿下。”范玉笙淡淡道。

只因他是范家人而已。

方临:“你就不担心老爷子他们的安危?”

范玉笙笑而不答。

当初选择站队,就已做好功败垂成的打算。

况且,他会在必要时候提醒祖父,看看能否保范氏一族的性命。

范玉笙也想赌上一赌。

方临张大嘴巴,突然一针见血:“可是,喻世子现在并不信任你吧?”

范玉笙:“……”

他无奈道:“阿临,你这戳人伤疤的习惯何时能改改?”

府衙外,苗海和伙伴们报了名就各自回家去。

他回家后将这件事告诉了妻子。

妻子感慨道:“只要能混口饭吃就行。”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隔壁突然传来尖锐的争吵声,混合着男人的喝骂和女子的哭叫。

苗海和妻子对视一眼,不由叹了一口气。

隔壁家的女儿之前被叛军掳去,后来庆军剿灭叛军,解救了一干老百姓,其中就包括被叛军欺辱的良家女子。

这些女子回家后,有些开明的人家自然高兴她们还活着,但有些迂腐的人家只觉得面上无光。

苗海隔壁家正好就是个迂腐的。

自家女儿受欺负,不想着去报复那些叛军,反而骂她为什么当时没有贞烈地自杀。

苗海实在不能理解。

这是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一定会去找叛军拼命,而不是恨不得女儿去死。

隔壁传来年轻女子的大叫声:“我要去庆州!我就要去庆州!”

男人怒斥:“你这样的还想着出去抛头露面?你不嫌丢人老子嫌丢人!滚回去!”

少女:“告示上都说了,庆州招女工!我去了还能赚钱!”

“你这样的他们能要你?”

少女:“我就要去!”

又是一通怒骂争吵。

清官难断家务事,苗海即便有心劝解,也不能去劝。

隔壁愈演愈烈,苗海甚至听到男人一直怒喝“打死你”这种话。

男人的婆娘哭得凄惨:“别打了!再打小花真的要死了!”

“死了倒清净!”

苗海悚然一惊,他可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别人被打死,于是赶紧跑到隔壁去捶门:“别吵了!还让不让人安生了!”

门内被按下暂停键。

苗海松了口气,正要回去,突然院门被打开,一个披头散发的少女奔跑出来,身影消失在巷子口。

他不放心,连忙回家喊上婆娘一起追上去。

小花一路奔跑,按照记忆中的路一直跑到府衙西侧门。

负责登记的小吏已经准备收摊了,突然见到一个疯女人狂奔过来,差点吓掉手中的笔。

“你干什么!”

小花喘着粗气,拨了拨头发,露出一张满是巴掌印的脸。

那脸已经高高肿起,充血通红。

“我会织布!我要报名!”小花恶狠狠地说。

她再也忍受不了别人鄙视的眼神,再也承受不了父亲无尽的责骂,再也不想呆在这个肮脏屈辱的沧州城里。

她就是要去庆州!

小吏:“好、好,叫什么名字?”

“汪小花。”

“多大?”

“十七。”

汪小花条件都符合,小吏便替她登记好信息,让她摁了手印,好心交待道:“三日后北门集合,要是耽误了时间,队伍可不会等你啊。”

汪小花捧着报名表,死死咬着唇瓣,眼泪止不住地流。

被她爹打得快死的时候,她都没哭过。

苗海夫妇缀在后头,见状也放下一颗心,由衷为她感到高兴。

汪小花回过身,见到两人担心的眼神,吸吸鼻子道:“谢谢苗叔苗婶。”

要不是苗海在外头喊的那一句,她是没法跑出来的。

以后要是赚了钱,她一定会报答苗叔苗婶!

苗海是真的可怜她,叹道:“听说庆州是个好地方,你去那儿肯定没错。但你爹不让你去,你这几天可怎么办?”

汪小花倔强道:“我就是在桥洞底下住三天,也不回去!”

苗海妻子道:“我认识一个朋友,她是个寡妇,也打算去庆州,不如你这几天就跟着她住罢。”

汪小花陡然跪地磕头:“谢谢苗婶!”

三天后,沧州城北门聚集了一大批工人,全都是打算去庆州讨生活的。

他们不知道前方等待着自己的是天堂还是深渊。

直到他们看到巍峨高耸的新城城墙。

他们何曾见过这般气派的城墙!

他们进了城,看到许许多多林立的厂房,这些厂房全都是浅灰色的墙,墙面上还有一扇扇明亮的窗户!

汪小花和一众女工被带到纺织厂。

纺织厂很大很大,超出她们想象的大。

光是站在门外,沧州女工就感受到了震撼。

再进到门内,全部傻眼了。

那是什么?!

那是纺车吗!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高这么大的纺车!

汪小花完全呆住。

这一瞬间,她忘记了曾经的屈辱,忘记了家人的伤害,忘记了沧州城里的一切。

她只知道,这里跟沧州不一样。

完全不一样。

从沧州招收的劳动力全部进入工厂。

随着劳动力的增多,工厂产出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很快就堆满了仓库。

春天来了。

楼喻坐在府衙内堂,听林大井和沈鸿跟他汇报工作。

沈鸿道:“殿下,今年选择种植棉花的农户增多五倍,这样一来,栽种小麦和土豆的亩数就会减少,届时影响粮食收成该如何?”

之前做规划的时候,楼喻给庆州划了一条耕地红线。

而今开垦出的耕地已经达到了红线标准。

再开垦也不是不可以,但庆州还要发展工业,总不能所有的地都拿来耕种吧。

但种植棉花的亩数增加,势必会影响粮食的收成。

沈鸿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

楼喻道:“不必担心,沧州还有不少地可以种。”

沈鸿一惊,殿下真是好手段,沧州的地说种就种。

“是。”

楼喻吩咐林大井:“沧州目前地多人少,我已和沧州知府商议好,打算划出两块地,一块专门种植土豆,一块集中种植棉花,大井,你带队过去负责此事。”

林大井恭敬道:“是!”

说是“块”,其实是很大很大的一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