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第4/5页)

可他毕竟谨慎,虽轻视庆州,却依旧做了严密的部署。

五月廿八,庆军抵达湖州西门外三十里地,就地扎营。

正值夏季,烈日炎炎。

霍延和江波他们走的不是一条道,所以这儿只有步兵和骑兵。

主帐中,诸将商讨攻城对策。

“统领,殿下说要先试试劝降,咱们该怎么劝降?”李树问道。

霍延面容肃穆:“想让段衡和裘光投降很难。”

这两人意志坚韧顽强,轻易说服不了。

杨继安道:“那就找他们的弱点。”

“湖州城防守严密,外人轻易不得入内,咱们的人都没法进城打听。”周满开口。

更别提混进城中里应外合这类小伎俩。

霍延道:“湖州城南靠丘陵,北临水泊,唯西门和东门可攻,段衡和裘光定会将主要兵力集中在东门。”

“届时北门守备空虚,水师就能伺机攻城。”李树点点头,“这样也行。”

霍延摇首:“湖州临湖,以段衡和裘光的心性,不可能不培养水师。北门湖面定有水师防守,江统领他们若想突破水上防线并不容易。”

“不是说他们只有千余兵力吗?”李树不解。

霍延:“据可靠情报,湖州府今有兵力两千人,并不包括水师在内。”

这个可靠消息就是来自暗部。

懂的都懂。

李树问:“他们哪儿来的水师?”

“裘光集结了当地一些极通水性的渔民,加以训练,并充当岗哨。”

渔民本就常年在湖面上捕鱼,若有陌生船只,定能很快发现。

经过训练后,他们有组织有纪律,又熟悉这片区域,算是北门的一道水上防线。

“这么说,这个段衡和裘光还挺有能耐的。”李树感叹一句。

“确实有能耐,不过我觉得还是比不上咱们殿下。”杨继安无时无刻不把殿下挂在嘴边。

霍延眸光渐变温柔。

“嗯,当然比不上殿下。”

段衡和裘光的想法是好的,但他们遇上的是庆州水师。

渔民队伍固然可以御敌,但那只针对同等级的小船队。

庆州水师的战船是工匠们精心打造的,船体坚固,速度也很快,根本不惧渔民们的小船队。

这一点,段衡和裘光根本无法想象。

当然,即便如此,霍延也不能轻敌。

他问:“你们谁去劝降?”

李树和周满都看向杨继安。

杨继安:“……”

他挠挠头,笑着道:“那我就试试。”

五月廿九,庆军至湖州城下。

裘光领兵站在城楼上,看向下方肃穆整齐的庆军。

这些庆军显然训练有素,与散漫的叛军流匪完全不一样。

看来,他还是小瞧了庆王世子。

两军对垒,气氛压抑凝滞。

庆军停留在弓箭射程之外,裘光一时也不好出手,只静静等着对方行动。

忽然,庆军中钻出一小群人。

为首的明显矮于其他人。

双方离得远,裘光看不清,只以为领头的是个小矮子。

却听一道清脆响亮的少年音传来。

“湖州的父老乡亲们,我们是庆州来的朋友!你们不用担心,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

杨继安说一句,他身后的几十名战士就异口同声复述一句。

他特意挑了嗓门大的士卒,几十个人加一起,那喊声简直震彻湖州城,城中的守军和老百姓听得一清二楚。

湖州城陷入沉寂,众人互相对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城楼上的裘光:“……”

杨继安继续道:“段知府和裘统领都是朝廷的忠臣良将,如今朝廷被天圣邪教占据,他们枉顾纲常,行事不义,世子殿下特意来邀请二位一同勤王,铲除天圣邪教,端本正源,整顿朝纲!”

“端本正源!整顿朝纲!”

“端本正源!整顿朝纲!”

“端本正源!整顿朝纲!”

庆军一遍又一遍地喊着,雄浑的气势沉甸甸地压在裘光的心头。

他环视左右,见左右兵士皆神色动容,面红耳赤,不由心头一凛,大吼道:

“都别胡思乱想!咱们好不容易守住湖州城,要是到了庆王世子手中,他到时候守不住,受苦的不还是老百姓!”

他根本就不信庆王世子能守住手中的城池!

湖州城不能让出去!

他和段衡只是想在这乱世中护住这一方土地,只是想让老百姓免于战乱之苦。

他若拱手送城,日后庆王世子无能,让湖州陷于战火,那该如何?

他在湖州驻军中威严极高,兵士们闻言,皆转变神色,心有余悸。

是啊,他们好不容易守住湖州城,凭什么庆王世子想要就要?

他要了过去,能守得住吗?

一时战意迸发。

裘光心中满意,又对身旁众人道:“兵法有云,用兵之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你们倒是看看庆军,不过三千人,如何能攻破咱们的铜墙铁壁?”

周围兵士觉得很有道理。

兵法上都说,想要攻城的话,得用高于守军五倍十倍的兵力去换取优势。

庆军不过三千人,还没到城下,就会被他们的弓箭射死、滚木砸死吧。

这么一想,心中沉郁散去,士气陡升。

却听远处杨继安又道:“湖州的父老乡亲们呀,我想跟你们说几句心里话。咱们老百姓生活在这世道上,谁都不容易,谁都想过上好日子,可好日子去哪里找呢?

“我不知道你们每天吃什么喝什么,也不知道你们每天累死累活能赚取多少口粮,但我清楚咱们庆州老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呀!

“以前他们过得苦,每天只能吃上两顿面糊糊,可是在咱们世子殿下的英明治理下,他们现在每天都能吃上三顿饭!而且餐餐管饱!他们不用没日没夜地干活就能赚到很多钱!

“就拿咱们当兵的来说,每三天就能吃上一顿肉!每顿都能吃到肚子鼓起来!如果大家伙儿愿意到咱们庆州来,一定也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少年清亮的话语掷地有声,震得湖州守城兵士和城内百姓再次心乱如麻。

庆州真有那么好?

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愿意跟着谁。

如果庆州真有这么好,如果庆王世子真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当然愿意让庆王世子管!

朝廷都没了,庆王世子又是皇室正统,跟着他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不少兵卒和百姓都被杨继安的话打动了,他们想着,与其打仗,还不如乖乖交给庆州来管。

实在是湖州的百姓过得太苦了。

段衡和裘光虽然兢兢业业,但湖州只有这么大一块地方,又非富饶之地,所以一直以来,湖州百姓都过得相当清苦。

又有段、裘二人的铁血政策压制,他们的弦绷得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