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第2/3页)

谢茂继续说:“可是他们的运作非常高效,而这种高效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路线规划上的。”

“什么学?”佟氏皱眉,“你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科学!”谢茂一把拿起书,指着封皮说,“是书上说的!”

佟氏漫不经心看了一眼书名——《大盛交通概论》。

庆墨书坊出版,由交通部、测绘局联合编著。

她问:“测绘局是什么?”

谢茂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但肯定很厉害。”

佟氏:“……”

她这傻儿子呦。

虽然私心不愿意让儿子考什么底层小吏,但见儿子这么高兴,佟氏便不再排斥。

不管怎么说,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两个儿子能够平安喜乐。

“考试虽然重要,却也得劳逸结合。”佟氏语重心长道,“你好几天没出府玩了。”

谢茂狐疑地看着她:“娘,您以前不是不喜欢我出府吗?”

“娘需要你帮忙办件事儿,”佟氏不再废话,开门见山道,“你去那些个茶楼酒肆,打听打听靖平长公主的行踪。”

谢茂一下子后退一步,面露惊色。

“娘您想干嘛?那可是长公主!还是朝廷命官!您打听这个干什么?”

佟氏低叹:“只是求她帮个忙。”

说完又嘀咕一句:“一个女人,当什么官。”

谢茂随过庆军打仗,知道庆军中有军医组,军医组里面还有不少姑娘家,而且他听过很多关于庆州的事迹,对女子当官并无多少排斥。

不过,他偶尔去茶楼散心,倒是听过不少人议论这女子当官一事。

相熟的郎君们也跟他抱怨过,说女子未经科考都能当官,他们凭什么不能。

想必朝中一些大臣心里更不得劲儿吧。

谢茂无奈道:“娘,她们都是功臣,怎么就不能当官了?”

“待在一群男人堆里,有伤风化!你少看报纸,看你都被蛊惑成什么样了。”

谢茂无奈,只好转移话题:“求她帮什么忙?”

佟氏没好气道:“别多问,让你去你就去!”

“可是娘,窥测皇室行踪是大忌啊,而且,您要是真想求她帮忙,直接递帖子进宫好了,若是当街拦驾,要是治您一个冲撞之罪可怎么办?”

佟氏是命妇,还是有资格入宫求见公主的。

“你也知道咱们家以前对她如何,你觉得长乐殿会应我的帖子?”佟氏长叹一声。

谢茂微怔:“好像有点道理哦。不过,您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佟氏见他不应,只好无奈道:“行,就听你一回。”

勤政殿。

冯三墨低声同楼喻汇报完消息,便听楼喻交待冯二笔:

“去跟长乐殿说一声,若是哪一日收到佟氏的帖子,便接了。”

冯二笔应声退下。

殿中只剩楼喻和冯三墨两人。

楼喻问:“你觉得,如今暗部与皇室暗部相比,如何?”

冯三墨认真分析:“陛下,奴以为,咱们暗部分布全国各地,消息网密布,但真正能接触到核心的不多。皇室暗部扎根于京城,一是用道观吸引信徒,从世家大族的内宅琐事中甄别拼凑出重要信息,二是借伎馆便宜行事,即时探听消息。”

楼喻颔首,这两者皆有优缺点。

暗部发展不过几年,能将网撒到全国大部分地域,已经足够优秀了。

但缺乏顶尖的探子。

道观则不同,京城有不少世家大族都信奉紫云观。

今天这家去祈愿,明天那家去祈愿,他们可以通过看似寻常没有关联的消息,去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信息链。

不得不说,开国皇帝的目光之长远还是值得肯定的。

世家大族基本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背后或许都能牵连出无数枝叶。

利用道观明目张胆地收集消息,还从不会引人怀疑。

这就是高明之处。

不过,紫云观只有一座,基本也只在京城活动,是以,他们难以看清天下大事。

史明窃国,汤诚谋反,似乎都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而且,当初楼秩与史明密谋,他们也不知道。

这个缺点相当明显。

不是所有人都信奉道观,那么,这些人的言行在道观那里就是空白。

据他所知,楼秩既不信道,也不爱召唤优伶看表演,是以,皇室的暗部没有获悉他谋反的意图。

那么,如果他将庆州的暗部与京城的暗部结合起来呢?

岂非优势互补?

楼喻问冯三墨:“我打算将皇室暗部并入咱们的暗部中,由你担任暗部首领,你可愿意?”

冯三墨怔愣几息,回过神后连忙俯身跪地。

“奴愿意!”

“起来吧,”楼喻又问道,“汤诚军师的事情查出来了吗?”

“还有一些线索不明,需要继续追查。”

“嗯,你先下去吧。”

冯三墨离开不久,冯二笔就回来了。

他正要替楼喻打扇,却听自家尊贵的陛下低叹一声。

“陛下因何事烦恼啊?”冯二笔替他扇着风,问道。

楼喻放下折子。

“今天已有不少官员上书女子为官一事。”

六部变九部,没问题,大家都可以接受。

官制自古以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女人为官,恕他们不能接受。

庆州嫡系出身的官员已经习惯,可其余官员并不习惯。

更何况,一个财政部,尚书和左右侍郎都是女的!

尚书是楼荃,左右侍郎分别为唐雯和尤慧。

三个女人执掌一部,何其荒谬!

冯二笔也在宫中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他义愤填膺道:“迂腐!”

“哈哈哈,”楼喻调侃他,“我记得当初在田庄时,你还觉得孙静文不能胜任绘图一事。”

冯二笔脸色倏地一红,“当初是奴愚昧,不知孙测绘有这么大能耐。”

测绘小组很早就成立了。

在孙静文的带领下,测绘小组的成员越来越多。

这几年中,他们的足迹踏过大盛所有州府,不断改进测量工具,创新测绘方法,这才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楼喻他们行军时用的地图,都是出自测绘小组之手。

这其中,孙静文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新朝成立后,楼喻特设测绘局,任命孙静文为测绘局局长,专门从事测绘工作。

测绘局里也有不少女性,只是因为这个部门声名不显,大家没怎么在意,因此折子上提都没提。

“所以说,观念是可以改变的。”楼喻淡淡道,“这些叫嚣得凶的,他们抨击的不是新的制度,而是会伤及他们利益的制度。”

冯二笔不解:“女子当官,怎么就伤到了他们的利益?又不用他们发俸禄!”

“这个利益,不是金钱上的,而是权势、地位、男人的自尊心和掌控欲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