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第2/3页)

车停在路牌下,有车夫模样的人戴着草帽,手里拿着鞭子。

百姓好奇上前询问。

“喂,那个车把式,你这什么车?干什么用的?”

车把式回道:“这是载人的客车,专门接送人出入城的。”

“这倒是稀奇,这车能跑去哪儿?”

“现在只跑京城和工厂,以后不一定。”

“工厂?你是说正在招工的工厂?”

“是啊,老兄,要不要坐坐看?一趟五文钱。”

“五文钱?”

百姓惊了,雇辆牛车都不止这个价吧!

“咱们运安车行就是实惠,不过咱这跟寻常雇车不同。”

“怎么个不同法?”

车夫笑着回答:“车厢坐满客人,车才能动。”

老百姓算了算,一个车厢能做十来个人,每人五文钱,拉一趟也就几十文,这生意得多亏本哪!

看这车壁上的玻璃,造价肯定不便宜吧?还有这牛,两头牛养起来也要费不少钱吧?

这车行是做慈善的吗?

不过说句实在话,自玻璃在京城掀起热潮之后,除了有钱有势的,寻常百姓还是买不起玻璃。

他们没住上玻璃屋,没坐过玻璃窗车,现在看着这车,一时心痒难耐,纷纷说想要体验体验。

五文钱坐一趟车,不亏!

车厢满员之后,车夫驾车出了城门,一路往工厂区驶去。

不过两刻钟便到了。

车夫笑呵呵说:“到工厂了啊,都下车了。”

乘客一听愣了:“不回去吗?”

“回啊,得等人满了再说。”车夫用棉巾擦着汗道。

“人不就是满的吗?”

车夫掀掀眼皮:“回城得再交一次钱。”

“什么?!你这不是在抢钱吗!”

车夫皱眉:“我说过一趟五文钱,现在一趟走完了,再走一趟,不得再交钱?”

“我自己雇辆牛车,来回都包圆了!”

车夫一针见血:“您雇一辆车多少钱?”

乘客们:“……”

车行有钱有势,他们不敢得罪车夫,便只能乖乖掏钱回城。

反正下次不会再坐了!

一开始,老百姓对运安车行的公共牛车不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工厂工人乘坐牛车上下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车实在太方便了!

最关键的是实惠。

工厂工人上下工都是固定的时辰,牛车每天也不过走两趟。

其余时间则帮助老百姓跑跑工厂附近的地方,赚些零碎的钱。

可京城这么大,人这么多,老百姓的需求不可能只局限于一个方向。

他们希望牛车能载他们去其他地方。

有需求就有市场。

在市场的推动下,运安车行又开辟了其他载人路线。

新路线开辟后,运安车行的生意越发红火。

他们不仅做老百姓的生意,还做衙门的生意。

谢茂作为交通局的小吏,经常要和同僚出城办差。衙门里不提供车马,谢茂家里虽然有车,但他的同僚大多没有,他总不能独自坐着马车去办差吧?

是以,他们一直都依靠步行,每次出去办完差,命都去了小半。

劳心劳力,效率还低。

自从公共牛车出现后,他们出城办差都能一起坐上车。

当然,他们为公家办差,车费总不能自己掏。

政策很快下达,朝廷鼓励公衙官吏出城办差乘坐公共牛车,车马费可以由公衙审核报销。

还有这等好事!

一时间,出城办差的衙役小吏,都热衷于乘坐牛车。

运安车行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跟城内其他车行虽然没有产生太多生意上的冲突,但其余车行都暗地里冷嘲热讽,觉得运安车行迟早倒闭。

只可惜,选择乘坐公共牛车的百姓越来越多。

不过,老百姓是方便了,可却由此滋生出一些问题。

公共牛车可以运载各色各样的客人,但包括女人吗?

换句话说,女人能与男人同乘一辆车吗?

运安车行是允许男女同乘的,但不少人觉得,女人跟男人挤一辆车会污了名声。

女子总不能单独包一辆吧?

纺织厂的女工可以结伴同乘,但人数不能整除的情况下,总有落单的女工,难道就因为男女大防,工都不上了?钱都不赚了?

生活的压力下,钱财的诱惑下,男女之别似乎渐渐不那么重要了。

男女同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民间的风气开始发生转变。

终于有腐儒看不下去,写文章痛斥此等有伤风化之事,并认为运安车行的经营模式是罪魁祸首,提议官府关闭运安车行。

这些腐儒还特意将文章投稿至庆墨书坊。

《京城旬报》很给面子,刊载了。

看报纸,已经成了大盛文人士子的日常;听报纸,也成了大盛百姓的习惯。

抨击“男女同乘”的文章一经刊载,便天下皆知。

天下人就此争论起来。

朝堂自然不能免俗。

楼喻听得实在不耐烦,直接喝问:“你们到底是朝廷官员还是做媒的?天天净盯着那些个男女之事!百姓愿意乘坐一辆车与你们有何干系?什么伤风败俗,什么世风日下,他们是在车上亲嘴儿了,还是在车上光屁股了?一个个脑子里天天想的什么!”

他气得连粗话都冒出来了。

霍延心疼他,立刻出列,言辞犀利道:“诸位站在广德殿上,应该关心的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而非干涉老百姓的生活,不要本末倒置!”

“定国公所言有理。”杨广怀立刻道,“百姓勤勤恳恳地赚钱讨生活,怎么到了诸位口中,全都成了男盗女娼?”

范玉笙同样厉声斥责:“秋收将至,今年的收成如何了?大盛百姓能吃上饱饭吗?等到了冬天,北方的百姓和将士有没有足够的炭火取暖?这些才是诸位应该思虑之事!”

几道责问之后,广德殿上鸦雀无声。

楼喻沉默几息,才点名方才唾沫横飞的几名官员。

“尔等听到男女同乘便想到伤风败俗,见到男女同乘便想到世风日下,可见尔等对男女之事如何厌恶痛恨。但宋御史的奏疏上,你们名字出现的次数可是相当频繁。尔等自己立身不正,却在朝堂上说长道短,实在令朕恶心。”

最后一句说出来,那几人立刻跪地求饶。

让皇帝感觉到恶心,这以后还怎么混?!

楼喻直接道:“尔等这般不思朝政,看来这庙堂是留不住你们了。”

“陛下,微臣知错,请陛下开恩哪!”

几人在地上疯狂磕头。

楼喻不容置疑道:“降职一级,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一个月。”

“臣等叩谢陛下恩典!”

楼喻继位以来,基本没发过火,一般都是笑眯眯地挖坑等人跳,这还是头一次在朝会时疾言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