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得意 夫君吃醋啦?(第2/3页)

……

翌日,谢珽在府里设了场小宴接待徐弘。

全然拿他当阿嫣的叔叔来待。

徐弘这一趟来得从容,原就打算见着儿子后当面问个清楚,大约摸出谢家的态度再做打算,这会儿也不急着透露来意。见谢珽母子都颇热情,阿嫣薄妆华衣,气色不错,心中甚为宽慰,转述了徐太傅和楚家的一些话,又谢王府对徐秉均的照拂。

闲谈间,他又提起了件趣事。

说先前在徐家别苑露面的剑南节度使之子周希逸,因被诚王的赏识引荐,在谢珽离开后又得皇帝单独宣召,大约是想聊聊剑南的事。结果宣口谕的内官到了下榻处,却失望而返。

据说是周公子无端受伤,行动不便正在调养,不宜面圣。

永徽帝为此颇为懊恼。

后来诚王亲自登门,将他带进宫里,免得让永徽帝以为是周家故意推辞。

一路走去,被不少人瞧见惨状。

后来就有人调侃,说他是在宫宴上抢了淮阳王谢珽的风头,故意过去拆台,才被谢珽教训成那样。

说得还有鼻子有眼的。

徐弘不信谢珽这样小肚鸡肠,说出来也是为了随口提醒,“京城里时常有流言滋生,周家又是剑南的节度使,也不知这些话是不是存心挑拨。王爷就当个笑话听吧。”

谢珽颔首,“无稽之谈。”

旁边阿嫣却捕捉到了他唇边一闪而过的笑意。

若只是周希逸挨打,他实在无需暗笑。

想必……

心里揣了疑惑,却不好当着徐叔叔和婆母的面戳破谢珽的伪装。宴散后回春波苑的途中,她倚在谢珽怀里,想起这事儿,忽而抬眉道:“方才徐叔叔说周希逸挨打的事情,当真是夫君的手笔?”

猝不及防的发问,那双清澈的眸子含笑觑来,似已窥破这无伤大雅的小动作。

谢珽轻咳了声,“司裕干的。”

“司裕可不会无端打他。”

阿嫣不肯信,揶揄挑眉,“方才我可瞧见了,徐叔叔说这话的时候夫君在偷笑,分明是心里有小九九。司裕如今不在,夫君可不能凭空污他清白。”

说着,驻足旋身,仗着周遭无人,两只手臂便缠上了谢珽的脖颈,带了点撒娇的语气,软声诱哄道:“说实话嘛。周公子虽不算坏,但屡次纠缠,确实不像正人君子。夫君和他都是将门之后,打架也是寻常,何必隐瞒。”

见谢珽眉头微动,她的眼底笑意愈深,“是不是他屡次纠缠,夫君吃醋啦?”

甜软的声音,挑出得意的尾调。

那小模样,实如窥破醋意后洋洋自得的小狐狸,尾巴都快瞧起来了。

谢珽简直拿她没办法。

阿嫣得寸进尺,踮脚就在他唇上啄了一下,“是不是吃醋了!”

恃宠逼问的架势,迥异于从前的谨慎。

谢珽原是觉得周希逸居心不良,屡屡纠缠于阿嫣,甚至在徐家别苑当面挖他墙角,临走时便留了个小动作,教训那色胆包天的小子。谁知这么点事,竟会被徐弘千里迢迢的揭发到阿嫣跟前?

此刻娇妻在怀,逼问的小模样着实可人,他终是承认了彼时的狭隘,反啄她的嫩唇。

“觊觎人.妻,理应小惩大诫。”

更何况,当时揍周希逸的确实不止是他的人手。

司裕也参与了。

也不算凭空污他清白。

这小傻子,怎就只知道维护司裕?

谢珽心里气不过,啄两下觉得不太够,索性搂住她,推进旁边的假山洞里。

……

徐弘拜过谢珽的山头后,便由王府的侍卫亲自引路,到徐秉均所在的军营去瞧他——毕竟是军将训练之处,平素管得颇为严格,他在京城为官,若无人引路,着实不便进去探望。

好在讨了个方便。

营中校尉知道徐秉均素日刻苦上进,逢年过节都没回家,见他的家人千里赶来,特批三日休沐,让他多陪父亲。

父子俩遂出营入城。

王府里,谢珽则仍忙于公事,在与贾恂谋划之外,也有意将谢砺招来。

谢砺对此十分乐意。

因议事时可顺便刺探谢珽的态度。

譬如此刻。

叔侄俩从长史府出来,因时辰尚早,也不急着回哪儿用饭,谢砺便状若无事的提起了旁的,“近日听说,上回刺杀你的那些刺客,连老巢都被端了。刺客头子都被你逮到了,不知是个什么来路?咱们树大招风的,得放着人家后招。”

惯常的沉稳姿态,似为侄儿前路担忧。

谢珽有点头疼的皱了皱眉,“是捉到了贼首,只是……”

“有点棘手?”

廊道旁是一大片空地,茂盛的松柏遮着如茵碧草,另行放了几张竹椅,可供休息所用。这会儿正逢后晌,日头过去后天气凉快了些,树下有鸟雀觅食,光影斑驳。

谢砺挑了张并排的竹椅,示意谢珽入座。

这般姿态,显然是以二叔的身份。

当初谢衮忽然战死,谢珽率兵斩杀敌将为父报仇,武氏以雷霆手腕镇住局面,拔除朝廷的暗桩时,谢砺其实曾有过些小动作。只是大局已定,谢珽迅速袭了爵位,他便拿出亲叔叔的姿态,多予勉励,颇有长辈为他指点迷津之态。

彼时,谢珽曾经相信过。

如同他虽对谢琤颇为严格,实则疼爱有加一样,他以为父亲和谢砺是同母所出,又曾并肩在沙场历练,应有着远超寻常兄弟和同袍的情谊。直到后来出了谢瑁的事情,而后进京擒拿诚王,从他口中逼问出实情。

再多的情绪,都已在京城外的石室里承受。

此刻,谢珽几乎毫无所动。

他甚至帮谢砺摆好椅子,以晚辈的姿态谦让一瞬,在谢砺入座后才坐下去。

仰头望天,细碎斑驳的树影洒在他轮廓冷硬的脸上,惯常的冷肃威仪也似悄然收敛。片刻之间,肩负重任、铁腕纵横的一方霸主,像是回到了年才弱冠的寻常男子,望着树叶间隙外的晴空时,声音都有了些许疲惫。

“二叔,父亲在世时,不曾薄待兵将吧?”

“兄长仁厚,向来将士兵视如手足。”

谢珽眉峰微动,默默颔首。

旁边谢砺觉出他与寻常稍有不同的情绪,道:“怎么,想他了?”

“倒也不是。”谢珽摇了摇头,“元夕夜的那拨刺客,老巢在峥嵘岭的一座山寨,那是梁勋的地盘。我原以为,贼书应是梁勋、或者吉甫的人,却未料——”他顿了顿,目光挪向谢砺,“是河东从退伍的兵将。”

谢砺面露诧异,“怎会是河东的人?”

见侄儿眉头紧拧,他也颇为不解地道:“谢家向来厚待兵将,凡是卸甲之人,多半都会有优厚抚恤,给的银钱至少足够十年之用。那人却投到梁勋麾下,养出那些刺客,借瑁儿的安排来刺杀你……莫非是从前跟谁有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