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惊喜(第2/4页)

“岂止混口饭吃,能独成一家。”

谢珽知她在书画上的才情,若往后多用心思,哪怕没法跟先太师那样的名家比肩,也是能自成一体的。若配上他这手泥塑,夫妻俩双剑合璧,捏出来的东西没准儿能跟惠之大师一较高下。

这念头冒出来,谢珽饶有兴致,忽然想起了上次夫妻俩寻常小情侣般上街闲逛、喝茶听曲的事。

“往后若有空暇,不如一起去卖艺?”

“怎么卖艺?”阿嫣觉得有趣。

谢珽随手取了她捏的一只小胖老虎,在她鼻尖轻碰了碰,“我捏泥,你描画,银钱也不多收,要个三两银子,肯定有人买。”他少年时在街头闲逛,大约也清楚这些小物件的价钱,凭他这手艺,三两银子还算要低了。

阿嫣嗤的一笑,发愁道:“那可就亏了。”

“嗯?”

“我若认真泼墨,一幅画就算不要百两,几十两总能有的,落在夫君这泥塑上反倒跌了身价。可惜,真是可惜。”

她故意轻叹,似不甚满意他的手艺。

谢珽笑着一把将她抱起,进了里屋压在榻上,捉了两只腕子威胁,“这才成婚多久,就嫌弃起我来了!”

阿嫣两只细腕被捉,被他举过头顶。

霎时成了任人揉搓的小可怜。

她笑得花枝轻颤,赶紧软声讨饶,却被谢珽扯落帘帐,厮磨到外间开饭才放过。

……

翌日清晨,谢珽去了外书房,阿嫣如常去照月堂。

问安之例仍在,却已跟从前迥异。

高氏随着谢砺离开之后,儿媳自知能留在王府,都是谢珽看了怀中稚儿的面子,自然格外收敛,凡事皆瞧着武氏和阿嫣的脸色。越氏自不必说,正经婆母是武氏,哪怕谢瑁在世时,婆媳间都无罅隙。剩下武氏和阿嫣、谢淑,都不是会对她讨好逢迎的主。

老太妃为此深感寂寞。

不过连遭打击后,她也没了从前强撑脸面的心气儿,知道拧不过阿嫣婆媳,问安便改成隔日,应个景罢了。

只要她不挑刺,厅中便颇安生。

阿嫣瞧着谢珽的不易,便知谢衮当年出生入死、拿性命守着边塞,是多令人钦佩的事。是以哪怕对老太妃有过芥蒂,瞧着沙场英烈的面子,也要敬着长辈几分。武氏也是一样的心思,只要婆母别跳窜,仍会代夫尽孝。

如此一来,气氛便颇融洽。

孙辈们陪着解了会儿闷,老太妃仍回屋里睡觉,武氏去长史府议事,阿嫣与谢淑去后园走走。

许久没见,俩人其实彼此牵挂。

谢淑担忧阿嫣的处境,阿嫣在脱险后,每尝念及府中众人,总要惦记谢淑几分——谢砺受惩之后,谢珽为收拾残局,费了不少心思。那等祸起萧墙的情境下,徐叔叔不好去提儿女亲事,只能无功而返。

小姑子与她年纪相若,先遭家中之变,又耽搁少女心事,内心愁苦可想而知。

好在谢淑看得开。

“父亲的事是他咎由自取,对不住二堂哥的信重,也对不住河东的兵将的追随,更对不住战死的祖父、大伯、姑姑。”冬末的风掠过地面,卷动少女的裙角,谢淑望着远处流云,眉间已是平静坚毅,“其实我很想做点什么弥补,却又没有姑姑那样的本事。”

“你不必弥补的。”阿嫣握住她的手,“一人做事一人当。”

谢淑浅笑摇头,“不止是为这个。”

“在王府锦衣玉食这么多年,其实本该为河东做些什么的。算了,不说这个,徐公子被调往南线,你听说了吧?”

阿嫣微诧,“他去南线了?”

“看来你刚回来,事情太多,还没顾上这些细枝末节。”谢淑一笑,不自觉望向了南方,“魏津的动作,你肯定比我更清楚。听太妃说,梁勋这阵子蠢蠢欲动,河东发兵是早晚的事。他和谢琤都被调去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嘛,总得上阵磨砺。”

这消息,阿嫣还真不知道。

想起徐秉均刚来时,在画铺里靠着卖书画为生,书香门第养出的少年,骑射功夫被谢琤碾压得惨不忍睹。

却未料这么快,他就能上战场了。

少年意气,抱负远大,这是徐秉均自己选择的路,应该为他高兴。

只不知这一耽搁,谢淑又得等到何时。

阿嫣垂了眸,有点心疼堂妹。

几道墙垣之外的长史府,谢珽、贾恂、武氏和谢巍闭门围坐,也正商议这些事情。

魏津自立后兵分两路,一路去探江南等地的虚实,另一路则沿着当初流民作乱的路线,一路杀过去,想要拿下京城,尽早夺得玉玺。南边才经流民之乱,靠着河东暗中助力才勉强扳回局面,哪里抵挡得住?

短短数月之间,城池陆续归入囊中。

照这架势,最早明年春末,兵锋怕是就要架到京城。

谢珽欲与之相争,须早点铲除梁勋。

不过出兵争夺天下之外,也须防着背后的北梁——虽说当初谢珽重创其精锐,将其南下的大军斩尽杀绝,令北梁几年之内没能耐大肆犯境,但毕竟隔了七年,各自都已休养生息。若北梁趁着河东精锐南下时,趁机举兵来试,到底是个麻烦。

那边的动静,更须时时留意。

据密探递回的消息,北梁国主年事渐高,近来病卧在榻甚少露面,不知能撑多久。

他膝下四子,有希望继位的有两个。

长子身居储位多年,又是个好战之人,借着陈半千从京城递回去的消息,早有一试兵锋之意。倘若他顺利登基,仗着在储位的多年经营,内患并不多,恐怕会趁河东卷入逐鹿的时机,悍然挑起战事,借此在朝中立威,顺便铲除异己。

另一位则是第三子。

此人年岁与谢珽相若,因是宠妃所出,这几年锋芒渐盛,差点令北梁国主生出废储立幼之心。

可惜国主已年迈,留给他的时间不多。

若由他即位,就得先尽力安内,等位子坐稳了再谈出兵征伐、立威拓土之事。

两人谁即位对河东有利,不言而明。

谢珽虽不惧北梁,但若南边战事正酣的时候,边塞却遭了死敌偷袭,要兼顾首尾难免麻烦。且河东并无北上之心,只要能护得边塞无恙即可,平白无故的,自然不愿挑起战事,让兵将拿着性命上战场。遂让密探多加留意,必要的时候,试着帮那位新秀一把,也未尝不可。

这般忙碌之间,转眼便是除夕。

……

除夕之夜阖府家宴,武氏和阿嫣皆精心操办。

翌日新岁进香,婆媳俩带着谢淑、越氏和二房的周氏,半个人都没落。因战事临近,各自都有牵挂,倒是求了不少平安符回来。而后各家设宴相邀,或有亲自去捧场的,或有派个体面仆妇去的,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