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5页)

贺小侯爷这边千思万绪、心乱如麻,殊不知他这副魂游千里、心不在焉的模样,落在裴昭珩眼里,却变了个味。

此时此刻,殿中众人注意力都集中在闻家姑侄二人、与陛下三人身上,却无人留心到恪王的目光自始至终都落在贺顾身上,不曾挪开过。

裴昭珩面上未见分毫异常,但远远看了贺顾半晌,衣袖下的五指却还是缓缓收紧了。

他闭了闭目。

以前,只要这样闭上眼,便能将周遭的喧嚣隔绝开来,让这些声音仿佛是自另一个时空而来,没有一丝半毫能扰乱他的思绪。

……可今日,却不知为何,这屡试不爽的精心技巧,头一次失了灵。

不顶用了。

脑海里全是贺顾看着闻天柔时那副怔愣、不可置信的神情。

……子环在想什么?

……他可是终于回过了神?

……他本该是过着平稳安乐的日子,有妻有子,有人相爱。

子环的性情,旁人观之,只知其外刚,而不知其内柔,他这样的人,若是能与一个自己也喜欢的好女子结为夫妻,定然是一生忠贞不渝、善待妻子,珍视家人的。

即便子环如今和自己走了另外一条路,可即便他们在这条路上走的再远了,即便他心中再患得患失,不愿意让子环发现,他本有另一条路可走……

那条贺顾没走的路,却也不会因为裴昭珩的意志而消失,只要贺顾自己某一天被人叫住,转头一望,便能发现,他随时都可以原路折返,重新走回那条“正常人”该走的路。

这一世,若不是因着天家的算计……若不是因着这场人为制造的“巧合”……

子环也本不该是今日的处境。

这些隐秘而阴暗的心绪,也早已不是第一次被裴昭珩不动声色的藏在心底了,他本以为自己能够渐渐释然,能够把这些心思悄无声息的掐灭,可如今却发现……

他还是做不到。

诚然,子环不止一次的亲口说过喜欢他,他也并不是羞于将情爱宣之于口的人,更是为了他出生入死,承受了男子本不该承受的困扰和折磨。

无论怎么看,他都似乎不该再这般患得患失。

可若是真要问他自己,子环的心中究竟是否有他?

或者说,子环心中那个,他为之一见钟情、出生入死、博上了性命,九死也无悔的人,究竟是他吗?

裴昭珩没办法心安理得的骗自己,说得出那个轻描淡写的“是”字。

无论是以前那个什么都浑忘了的三皇子,还是如今这个已然恢复两世记忆的裴昭珩,都无法自欺欺人,说得出这个“是”字。

即便旁人不知,自己却无法继续自欺欺人。

两世的记忆浩如烟海,前世也算九死一生、可即便是这些惊心动魄的回忆,却也无法叫他能够平静下来,反倒是一闭上眼,脑海里浮现的便是贺顾笑着把灵玉放在他手中,身形却如消散的光雾般被风吹散的那一幕。

那时分明坐拥天下,却仍然对这个人的离去无能为力的惊惶感,像是刻进了骨髓里,任何一个似曾相似的画面、动作、或者是“梦中”和贺顾呆过的地方,都能轻而易举的让他想起来这一场几乎挥之不去的噩梦。

……然后愈发想把这个人紧紧地抓在手里。

裴贺二人各怀心思,揽政殿中无人察觉。

皇帝沉默了许久,显然也拿闻天柔有些没办法了,这个立了功的小姑娘,打不得骂不得,又是爱将闻修明的掌上明珠,更是委屈不得。

即便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了那许多的荒唐话,皇帝也只能无奈的叹口气,道:“好了好了,此事你与朕说也没用,你若真的是想清楚了,便回去劝服了你爹,叫他亲自替你来和朕说,婚姻之事乃是人伦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让你一个小姑娘说自己定就自己定了,且回去吧。”

闻天柔闻言,表情明显有些失落,沉默了一会才小声道:“可是……父亲他不同意……”

皇帝接过王忠禄递过的茶盏,端起来抿了一口,缓缓道:“那就是了,你连你爹都说不通,却要来和朕求,哪有这样的道理?”

闻天柔咬了咬唇,终于低声道:“那……那好,我若是说服了爹爹,陛下……”

皇帝“啪”的一声放下了茶盏打断道:“朕可没和你保证什么,只说了,你先去同你爹爹说,若他果然允了,便叫他来见朕,届时你与贺顾的事怎么办,朕再考虑。”

闻天柔似乎松了口气,瞧那样子是终于肯罢休了。

贺顾却变了颜色。

什么叫“你与贺顾的事情朕再考虑”?

可考虑不得呀陛下!

贺顾拱手急道:“皇上,这怎能使得?这可万万使不得啊!臣已和陛下、和天地君亲师都发过毒誓,此生再不娶别的女子为妻,闻姑娘金枝玉叶、家室贵重,怎能给我做妾……”

皇帝摆了摆手,道:“朕都知道,朕自会考量,此事你们谁都别再提了。”

贺顾一哽,还没说完的话也只好作罢。

皇帝道:“来了一屋子的人,闹了这半天,朕才刚刚好没两日,也乏了,时候也不早了,你们便都回去吧。”

众人闻言,自然是都恭声应是,该叩首的叩首、该行礼的行礼,各自悄无声息的退出了揽政殿。

贺顾虽然心里有点没底,但皇帝发了话他也不敢对着干,只好转身跟着带路的小内官出宫去了。

揽政殿中便只剩下了帝后,众宫人。

还有一个自始至终,不曾挪动脚步的恪王。

旁人都走了,恪王却站在那不曾动一下,宫人见了却也不敢催他,皇帝既然没发话,他们便也都装聋作哑,只当作没看见他。

这个总是沉默着、却向来都是对君父的命令言听计从的幼子,第一次显现出了点异常,皇帝倒也并没表现出太大意外,只淡淡扫了他一眼,便缓和神色,柔声对旁边的陈皇后道:“阿蓉,你也不眠不休陪了朕这么些天了,该累了吧?朕叫李嬷嬷、吴德怀陪着你,回芷阳宫去歇歇?或者去偏殿小憩片刻也好,你看如何?”

陈皇后看了看那边还杵着的儿子,又看了看他,不知为何神色似乎有些欲言又止,然而她犹豫了半天,却还是没开口多说什么,只是隐隐有些忧色的点了点头,低声道:“好,那陛下,珩儿他……”

皇帝只是握了握她的手,没有回答。

陈皇后便也只得离去了。

正殿中便只剩下皇帝与恪王父子二人,王忠禄极有眼色,只看皇帝抬了抬眼皮便立刻会了意,带着一众内官宫女退了出去,顺道还合上了殿门。

这次便真的只剩下父子二人了。

裴昭珩垂眸撩了衣摆跪下,叩了个头,动作规整而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