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3/4页)

李瘸腿脑子比较灵活,早早地“开宗立派”,带着几个儿子搞迷信事业去了。

温瞎子等几个男人也都各自找了新的营生,或是给人当保镖打手,或是收人供养专门传授“健体术”,也还有专门去劫富济贫当侠士的……

唯独王寡妇没什么搞事业的心气,就挑了个丈夫嫁了。这人就是闫欢的哥哥,闫欩。

王寡妇与三娘关系好,三娘教她最是用心,所以,她这一份修法也算是完美得奇货可居,不少妇人小姐都愿意花钱来买,特别是有各种妇人病的女子,极其抬举推崇她。

王寡妇因此就收了不少女子做徒弟,其中颇有几个读过书有见识的女诸葛。

没多久,幼帝渐长,阆泽莘等河阳党人又居中生乱,南宫家和粱安侯府干了起来,蔺百事临机反水,把幼帝从宫中抱走不知所踪,南宫家与粱安侯府都傻眼了。这时候京中大乱,河阳党人又在别郡搞事情,一副天下汹汹的架势。

李瘸腿、温瞎子等势力就在混乱中崛起,仗着修士能飞檐走壁,很是犯了些案子。

有趁火打劫的,自然也有路见不平要拔刀相助的。修士犯案,普通衙差根本查不出来龙去脉,查到了也很难围捕。何况那时间京中大乱,各衙署都自顾不暇,哪里管得了京中治安?

王寡妇原本不想多事,是她的女徒弟们劝她为受难的姑娘们复仇,要保护被侵犯的闺中弱质。

王寡妇回家一想,当初小菩萨也是寻声救苦,我接了她传下的衣钵,岂能对受苦妇孺坐视不理?这才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极其勉强且胆怯地去主持公道。

哪晓得跟李瘸腿那群徒子徒孙过了几招,王寡妇发现,那群汉子完全不是自己的对手。

李瘸腿和温瞎子联手打不过王寡妇一人,李瘸腿和温瞎子的徒弟,很多也打不过王寡妇教导过的那一帮子闺中弱质。李瘸腿和温瞎子直接就被打出了京城,带着徒子徒孙四散而去。

——天下那么大,我躲着你王寡妇还不行么?你还能撵着我不放?

到后来,王寡妇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把自己打成了京中赫赫有名的王娘娘。

只是,等王寡妇打出了声势和地盘之后,内部矛盾也越来越多。

本身王寡妇不想搞事业,稀里糊涂干到了业界顶流,全靠女徒弟们从旁协助。

然而,她是有夫家的。丈夫闫欩忠厚老实不多事,也从来不拖后腿,架不住闫欩有兄弟、有儿子,这批人难免想从王寡妇身上牟利吸血。且这群人完全没把王寡妇的女徒弟们放在眼里,见面没有礼数,色胆包天的还敢上手捏一捏掐一掐,惹来无数怨言。

王寡妇的功夫只能教给女人,她这班势力里有战力的也都是女人,某次与京中势力争抢地盘时,几个女徒弟心存默契,直接就把闫欩给牺牲了——闫欩没有自保之力,只要女徒弟们故意不施救,死在混战之中太正常了。

闫欩死后,闫家人失去了依仗,全家上下都老实了起来,别说牟利吸血,伸手揩油,见了女徒弟们的面都要退避三舍,只怕被抓去打死。

此后伏传运作韩琳进京,召见故人,王寡妇直接就去投了诚,算是伏传的心腹。

她担心女徒弟们容不下亡夫的家人,也对闫欩的死心怀愧疚,央求三娘给闫欢等人谋个出路。

伏传认为闫欢心术不端,不许传他修行之法,恰好伏传与韩琳为搜寻谢青鹤之事生出龃龉,三娘也不好去找韩琳帮忙,就转头去找了阆泽莘。阆泽莘满口答应,要把闫家几口子都安排到老家去当庄头,也算是吃喝不愁的好营生了。然而,见惯了王寡妇威风赫赫的日常,闫家人哪里能甘于平凡?

这边接了阆泽莘的书信,假装要去投奔阆家,那边刚刚奔出京城,闫家人就去找李瘸腿了。

都是贫民街巷出身,闫欩生前跟李瘸腿关系也不错,闫欢也给李瘸腿买过酒肉,这关系不比李瘸腿在外乡收的徒弟亲近么?后来李瘸腿尝到了揭竿起义的甜头,开始带着叛军到处攻打城池、杀人夺粮之后,闫家人也始终跟在李瘸腿身边,充当马前卒。

大郎将前事说得清楚,二郎完全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大哥,照你这么说,这闫欢也不是什么好人。阿娘跟王孃有交情,跟王孃的丈夫又没有交情,至于这么因私废公、祸害百姓么?”

谢青鹤却已经明白了其中的艰深晦涩。

三娘帮王寡妇安置闫家人,就算不方便找韩琳帮忙,她为什么转身就找到了阆泽莘?

阆家作为河阳党的中坚家族,与韩琳是个互相制衡的关系。倘若没有伏传点头,三娘敢这么大咧咧地去找阆泽莘帮忙吗?就算她不懂事去找了阆泽莘,只要伏传反对,这件事就做不成。

伏传跟韩琳的关系不好了,转而对河阳党人释放了善意。

今日在富安县城,韩珲代表着韩琳的势力,大郎代表着伏传的势力。

韩琳有重兵在手,有批量培养修士的财力和势力,韩琳笼络的势力都是成建制的。伏传这边就散漫了许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似天下修士都出自他的门下,其实没几个真正听他的。

伏传与韩琳关系好的时候,这种状况当然无所谓。

但是,一旦伏传和韩琳要翻脸了,这种散漫就会形成压力,逼得伏传不得不尽量去收拢每一分势力——韩琳那边的修士就是韩琳的,河阳党人各有立场只能引为助力,唯独无主的,就是出身贫民街区的这一批修士。

所以,大郎会怀着一线希望,想要保全闫欢这批人。

韩珲应该也是摄于伏传的压力与权威,不得不给大郎这个面子,静静等着叛军入城。

事实证明,这批人完全不值得保全。大郎立场尽失,韩珲引兵全歼。唯一付出的代价,就是被闫欢等人杀死的守城士兵、被欺凌残害的无辜百姓。

“你来富安县,是你的主意,还是伏传的主意?”谢青鹤静静地问道。

分明只是很简单的一句,都没带上多少情绪,还是让所有人都觉得脊背发毛。

韩珲自问生在侯府,见了无数大场面,许多时候都是命悬一线。那种使人几乎无法喘气的压迫感,居然在谢青鹤问话的瞬间又出现了!那是真的会死掉的恐怖!

大郎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冷汗也顺着脖子淌了下来:“大师父,我奉命在莽山附近驻守,是为了搜寻等候您的消息。小师父推测您应该是在莽山深处修行,故而命我带着人在莽山附近城池周游,今日到富安县是恰逢其会……不,也不是恰逢其会,我收到闫欢要带人攻打富安县的消息,也知道韩将军会带兵来剿贼,就马上赶过来了……这是我自己的主意,与小师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