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3页)

谢青鹤是个很讲究的人。

他不追求山珍海味,也不稀罕各类少见珍稀的食材,吃食第一要干净,第二要美味。

阆泽莘把他看重的两样都做到了极致。

听了谢青鹤的夸奖,阆泽莘腼腆地笑了笑。

伏传多看了阆泽莘一眼。大师兄说的这句“有心了”,可不是夸奖。

诚心挚意是有心,处心积虑也是有心。伏传单从谢青鹤平平的口气就听出来了,大师兄不喜欢阆泽莘所做的一切,这顿饭非但没有讨好到大师兄,反而让大师兄生出了厌恶。

侍人只准备了两副餐具。

阆泽莘居然和二郎一样,敛神垂手侍立在桌边,看样子非常客气恭敬。

这就是隐有些执弟子礼的意思?难道小师弟将阆泽莘收归门下了?谢青鹤不喜欢阆泽莘的作派。不过,如果伏传正式将阆泽莘收入门下,他就得给小师弟面子。

谢青鹤没有急于表态,给伏传递了筷子。

“吃了?”伏传抬头问。

阆泽莘和二郎都点头。

二郎说:“早一个时辰他就来了,我俩一起吃的。”

“坐下随便吃两口吧。要么你们自己找地方坐一会儿?我和瓦郎吃饭,你们站在一边直勾勾的盯着算怎么回事?”伏传一句话说完,马上就阻止阆泽莘,“别过来,不要你服侍吃饭。就这么大张桌子,我胳膊挺长,四处都照顾得到。”

所谓礼不下庶人,二郎压根儿就没有服侍长辈吃饭的意识,他上来一屁股就坐下了。

阆泽莘本来要接侍人递来的餐碟和筷子,被伏传抢先阻止了,那边二郎也已经坐下了,他就跟着坐了下来,腼腆地说:“许久不见大先生了,我总要感谢救命授业之恩。”

谢青鹤还记得他从前的模样。刚开始不懂事时自视甚高,刁横跋扈把所有人都当贱民,在小院住了十个月就彻底放飞了自我,毫无自尊心且无比不要脸。这会儿穿上华服,蓄上短须,居然露出如此矜持腼腆的笑容,这也是个特能装的人才啊!

伏传已经见惯不怪了,给谢青鹤捞了面条,浇卤汁蘸了片肉,见谢青鹤开始吃饭,他才端了一碗豆浆喝了两口,说:“行了,你别装了。这时候跑出来缠着我是要做什么?宫里又发罐儿了?”

谢青鹤听得挺迷惑。发罐儿是个什么东西?

伏传马上意识到他不明白,解释说:“宫里喜欢斗蛐蛐,嫌禁中抓不到好虫,就给外臣发了一批蛐蛐罐儿,叫外臣逮了虫子交上去。给小阆大人的罐儿里边有夹层,打开来是刻了字的。”

夹层刻字,还能是为什么?六年前,幼帝年纪还小,完全不能自主,蔺百事一个太监就能把他从宫里背出来,藏匿京中。如今幼帝日渐长大,慢慢地懂事了,他察觉到韩琳有不臣之心,害怕自己稀里糊涂殁于深宫,向韩琳的政敌求助,这是很正常的打算。

让谢青鹤觉得很吃惊的是,幼帝“发罐”难道是个日常操作吗?

发了一次不满足,还要发第二次、第三次?次数居然频繁到阆泽莘听见发罐儿的消息就往外跑?

阆泽莘面露无奈之色:“倒是没有发罐儿。天气才刚刚有一丝燥气,上哪儿去捉虫?”

发蛐蛐罐儿这事要讲究时节。通常五六月份暑气最浓时,蛐蛐将将长大又无死斗暗伤,最容易捉到好虫。如今暮春初夏,虫子还很羸弱,也不大喜欢叫唤,发了罐儿让人上哪儿捉去?

天子再是喜欢发夹层刻字的罐儿,也得守着天时更替,不能闭着眼睛乱发。

阆泽莘叹了口气,说:“天子使人找我,说要叫我进宫去教他丹青。伏先生,您是知道的,我琴棋书画都是平平,聊以自娱也罢了,哪有为天子师的资格?说来说去,天子想要我伯父进宫……我那会写字的十八堂弟已经逃回河阳了,如今京中会画画的,就是我伯父家的二十四堂弟。”

这番话说得非常玄奇。

为什么呢?

因为不合常理。

如阆泽莘所说,幼帝能自己指名要谁当师父?韩琳却不加以干涉?那证明幼帝处境不坏。

这年月的师徒关系不比亲子关系浅薄多少,许多承继了师门法本的入室弟子,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代老师主持家事,替老师的儿孙们分割财产,取走老师的书卷墨稿等遗产。

一旦阆家人成为天子师,就等于捞到了绝对正统的政治资本。阆家以后与韩琳翻脸,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布,他是为了天子“冲锋陷阵”,为了朝廷斩除奸臣。

若韩琳想要彻底控制幼帝,肯定会把讲经堂都放上自己人,绝不会让河阳党人充任天子师。

使人想不透的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幼帝连老师都可以自己挑选,他还为什么要玩蛐蛐罐儿里夹层刻字的把戏?

伏传将一块蒸得粉糯的红豆五花卷用筷子拆开,蘸上糯米与白糖,眼也不眨地吃了下去。谢青鹤听着他嘴里咔嚓咔嚓咀嚼白糖渣的声音,心想,小师弟还是这么爱吃糖肉,难怪养得小脸粉嘟嘟的。

这时候,谢青鹤又难免想起昨夜同寝时,伏传紧紧依在他怀里的滋味。

软玉温香四个字,从来没有那么真实过。

“是天子想让你伯父进宫,还是你家伯父也想进宫?”伏传问。

他吃了肉,又去舀炖好的蛋羹,跟阆泽莘说话并不耽误他吃东西。

伏传虽穿着草娘的皮囊,却从未把自己当妇人来规训。日常照旧大口吃肉,毫无顾忌喝着浓茶,举手投足挥洒自如,从不会如当世妇人一般小心翼翼地护着胸缩着臀,有时候还把裙摆提起来扎裤腰上,把裤子裸在外边蹬着两条腿到处跑。

阆泽莘分明见过伏传穿女装的模样,凑近了也能看清伏传根本没有长喉结,这些年却越来越不能肯定伏传的性别,心底甚至渐渐生起了一种“伏先生可能真的是菩萨”的迷惑。

平时伏传都是独坐一席,对比也不怎么强烈。

这会儿伏传就坐在谢青鹤的身边,谢青鹤吃东西一贯清雅冷峻,还带了两分吃也香甜,不吃也惬意的从容,越发衬得伏传像是一头嗅着血气汹汹开餐的小豹子——岂有妇人这般浊像?

阆泽莘又在困惑伏传的性别,冷不丁就听见伏传的问题,顿时虚弱小意下来:“我这不是就跑出来了吗?我伯父是想进讲经堂,韩丞相必然不准,我猜,小师父也不喜欢……”

谢青鹤留意到,阆泽莘对伏传的称呼很混乱,一会儿小师父,一会儿伏先生。

小师父显然是顺着大郎二郎的叫法,想要拉进与伏传的关系,提醒伏传,他们曾有小院同居授业的亲密关系。伏先生则是尊称,略疏远正式一些。

最让谢青鹤觉得玩味的是,阆泽莘说“小师父不喜欢”的时候,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