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5页)

“我大师兄进宫还不到两个月,皇帝手底下就几个宫监奴婢,谁能让你回不来?”伏传反问。

韩琳坐在窗台上玩自己的衣带,看着伏传,不笑不语。

“我与你说实话。”伏传放下小铜锤,擦了擦手。

韩琳竖起耳朵。

“你下来坐着不行?”伏传问道。

韩琳嬉笑道:“你不拿锤子砸我,我才过来。”

伏传快要被他烦死了,说道:“我曾说过,因你院子里燕湖石的事,大师兄对你深为不满。他认为皇帝年少质柔,若循循引导,或有仁君之资。但是!”

韩琳赤脚走回榻上,坐在伏传对面,认真听着。

“他若亲近世家,未来如何就不好说了。”伏传说。

伏传对河阳党人没有太多好感,韩琳隐隐知晓,所以韩琳去剿贼,顺便打小世家的秋风,伏传鞍前马后为他谋划运作,二人在这一点上是有默契的。但是,后来因韩琳故意鸩杀幼帝一事,伏传倒戈笼络阆绘等人,又让韩琳不那么确定他的动机了。

韩琳之所以不肯离京,实在是内忧外患不敢走。

谢青鹤已摆明了车马要亲近幼帝,京中还有未知的力量在兴风作浪。幼帝是没有任何兵马势力,可河阳党人不一样!他们在京中没有兵马,在外郡的实力却非常雄浑,是极难啃的硬骨头。

伏传嘴上说支持他,韩琳也没感觉到任何被支持的地方。大郎在他家后院盯着,宫卫被谢青鹤砍了,伏传一声儿都没吭,假装没这回事,只管来催他出京——他不拿着确切的好处,岂敢深信?

伏传还是没有给他任何好处。但是,只有一条,伏传对他说的全都是真话。

韩琳马上就意识到宫卫事件的微妙之处。

八个宫卫将军,四个是他的人,三个是河阳世家的人。

幼帝抓的是他的人,杀的也是他的人。换句话说,这是不是代表着幼帝亲近河阳党人?

韩琳知道,瓦郎这人看似温和好说话,对自己还有几次救命之恩,其实极不易讨好。旁人都能用钱财权势美色收买,连伏传都可以用旧情动摇,唯独瓦郎,天底下没什么东西能贿赂他。

伏传终于对他泄露了天机。那就是瓦郎最在意什么,最忌惮厌恶什么。

“下月启程。”韩琳拢了拢披肩的衣裳,“半个月前就定好了行程。”

伏传徒手捏开一个核桃,分了韩琳半个桃仁,说:“宫卫将军空置一人。”

韩琳瞥他一眼:“你想要?”

伏传点头:“我不要,大师兄也想要。你当然也可以不给。”

韩琳思索片刻,说:“你手底下有几个人?想保荐谁去?”

“宋未。”伏传说。

韩琳以为伏传会安排大郎或是二郎入宫,哪晓得伏传居然要举荐宋未。宋未是他俩在南郡收留的孤儿之一,当时是半大小子,留在伏传身边养了几年,就能独当一面了。

换句话说,宋未不单独是伏传的人,他与韩琳也有旧。

韩琳点头:“可以。”

事情谈妥,伏传也不耽搁:“我回去了。”

韩琳想留他:“都这时候了,在我这儿吃了午饭再走?”

伏传已经下榻蹬鞋去得远了,背身摇摇手:“明儿见。”

谢青鹤在家已经做好了午饭。根据伏传的强烈要求,一桌八个菜已经减量到三菜一汤。伏传回家换好衣服就往饭厅跑,看见已经上桌的饭菜,先腻进谢青鹤怀里抱一抱:“大师兄。”

“好了。”谢青鹤也习惯了他的拥抱。每回下厨,伏传都要抱他,不抱不能显出小师弟的感动。

“我觉得大师兄也不必常常下厨。此贱役本该我服侍大师兄才对。”伏传站着伺候汤水,又替谢青鹤盛了饭,才美滋滋地在谢青鹤身边坐下,“偶一为之我是很欢喜感动,老这样我觉得不好。”

“你这腰都圆了一圈。”谢青鹤用目光示意了一下。口是心非。

伏传就不吭气了,埋头吃饭。

谢青鹤也不是每天都给伏传做饭,去宫里给幼帝授课的那一日是不做饭的。闲暇在家,若伏传也不外出视事,二人多半会一起说话散步,谢青鹤也不会撇下伏传去下厨。

只有谢青鹤在家休息,伏传出门谈事情、办事情,他孤身无聊才会去厨房。

饶是如此,伏传还是次次都要劝说阻止。一边美滋滋地享受,一边惴惴不安地劝阻。谢青鹤很体谅伏传的心思,不过,这件事他自己乐意,伏传也非常高兴,对他来说也不费功夫,何乐不为呢?

都说吃人嘴短。谢青鹤觉得,每回吃了自己亲手做的饭,小师弟都会变得特别软,特别甜。

谢青鹤不喜欢有人在身边伺候,如今他与伏传寝起的院子,只有仆人每日定时来洒扫整理,其余时候都没有外人进出。伏传吃了几口饭,随口跟他说起今日去韩琳府上的详情。

“他对昨日宫中之事颇有微词,不过,去华安剿贼的事并未耽误,下个月就会启程。”伏传说。

韩琳说这事早就安排好了肯定不是撒谎。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几万大军下个月就要开拔,临时预备绝不可能。所以,他今日跟伏传“使性子”说不敢离京,完全是对昨日之事不满抗议。

伏传撕扯了一只鸭腿,把皮撩了下来,说:“他还盼着大师兄今日与我一起去他家里呢。我独自下车,他往后看了好几眼,都有些难以置信——你在宫里杀了他的人,居然不去给他解释。”

谢青鹤将碗往前推了一点。

伏传马上把撩下的鸭皮放在他碗里,继续说:“我让韩琳把空出来的宫卫将军位置留给我了。”

“你要这个位置做什么?”谢青鹤不解。

“我若不要,皇帝要不要?阆泽莘要不要?韩琳肯让给他们吗?”伏传反问,“这时候还是沉稳些比较好。皇帝年纪还小,我也不想把韩琳逼急了。”

谢青鹤点点头,尊重他的想法。

“我听韩琳说,田贵太妃以皇帝成年已久的理由去见邓太后,请求为皇帝册立皇后,选妃充实后宫。邓太后不说好,也不说不好,招待田贵太妃吃酒,自己先吃醉了……”伏传说。

谢青鹤不禁笑了笑,说:“所以皇帝半夜跑去抓了李峤的人。”

邓太后不想让幼帝大婚,是对幼帝的保全。皇帝才刚满十二岁,一来年纪不算大,并没有迫切成婚生子的需求,二来皇后的宝座势必是一种政治资源,立谁不立谁,皇帝根本做不了主。

田贵太妃代表河阳世家的利益,必然会将自家的女儿嫁入后宫,韩琳又怎么会轻易答应?

可是,皇帝立后,乃是帝王家事。只要邓太后点头,臣下凭什么阻止?韩琳想要阻止,就是以下克上,以臣欺君。谢青鹤如今隐有幼帝靠山的风度,韩琳欺负到幼帝头上,谢青鹤不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