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想您了,睡不着。)(第2/3页)

边上伺候的含珍见他卖关子,笑道:“这猴儿,合该吃板子才好。主儿跟前什么不能直言,倒打起哑迷来。”

颐行也是一笑,“八成又是什么混话,他还当宝贝似的。”

荣葆说不是,“真是好惊心的话呢!奴才见和妃娘娘和跟前鹂儿在那头转悠,有意躲在假山石子后边探听,听见她们说什么彤常在,什么生母,又说什么让皇上和太后龙虎斗……奴才听得心里头直哆嗦,想着这和妃娘娘别不是得了失心疯吧,就赶紧回来禀报主儿了。”

颐行听了大惊,心想昨儿在上帝阁那儿看见的宫人,想必就是彤常在。又跪又拜的,起先以为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儿,没曾想竟憋着这样的内情。

银朱也像淋了雨的蛤蟆,愕然道:“主儿,要不把这事告诉皇上吧,让Z老人家心里有个数。”

含珍却说不能,“只听见几句话罢了,且弄不清里头真假。万岁爷圣明烛照,既让和妃碰了壁,就是不愿意过问以前旧事,我们主儿再巴巴和皇上提及,岂不是触了逆鳞,自讨没趣?”

颐行颔首,“我也细琢磨了,不知荣葆听见的这番话,是她们忘了隔墙有耳,还是有意为之。横竖要让皇上和太后反目,真是好大的本事啊!这么着,外八庙别忙着打探了,先想法子打发人盯紧和妃和她身边的人,倘或有什么行动,即刻来回我。”

荣葆说得嘞,“奴才这两天在延薰山馆周围到处转悠,和看园子的行宫太监混了个脸儿熟。您放心,奴才让他们瞧着,他们也知道眼下您正红,托付他们是瞧得起他们,没有不答应的。”

颐行说好,“只是要暗暗的办,回头给他们几个赏钱就是了。”

荣葆道是,领了命出去办差了。

含珍沏了香片茶送到炕几上,试探道:“太后待主儿和煦,这件事事关太后,主儿想没想过,向太后透透底?”

颐行垂着眼睫抿了口茶,复又将茶盏搁下,拿手绢掖了掖嘴道:“这得两说,毕竟里头牵扯着先帝爷后宫的人,老辈儿里的纠葛咱们不知道,倘或彤常在唬人,终归叫太后心里不受用,倘或真有什么……内情自然越少人知道越好。太后再抬举我,也不爱让个小辈儿摸清自己的底细。”边说边掩住嘴,压着声说,“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和妃是个傻子,她要是觉得搅和了太后和皇上的母子之情能立功,那她可就错打了算盘。瞧着吧,到最后里外不是人,恐怕要就此像那些前辈一样,留在热河行宫,连紫禁城都回不去了。”

老姑奶奶小事上头糊涂,大事上头机灵着呢,连含珍听了都频频点头,笑道:“主儿有这样见解,奴才就放心了。不瞒主儿,先头奴才还担心您着急提醒万岁爷,倒给自己招来祸端。”

颐行笑了笑,倚着引枕道:“我已经理出门道来啦,要想在宫里活得好,头一桩是不管闲事,第二桩是看准时机稳稳出手。这回和妃八成又要闹出一天星斗来,我这时候紧跟皇上和太后,只要和妃一倒,四妃里头可就只剩我一个全须全尾的了,你想想,我离皇贵妃还远吗?离捞出我哥子,重建尚家门楣,还远吗?”说完哈哈仰天一笑,俨然皇贵妃的桂冠戴在了她脑门上,她已经踏平后宫,再无敌手了。

含珍和银朱相视,跟着她傻笑,老姑奶奶有这份开阔的胸襟,是她们的福气。

在这深宫中行走,遇上一个心大又聪明的主子不容易。早前一块儿在尚仪局里共事过的姐妹,好些都是伶俐人儿,不说旁人,就说晴山和如意,她们哪一个不是宫女子里头拔尖儿?可惜跟错了主子,一天天地被拖进泥沼里,最后弄得一身罪名,没一个有好下场。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倘或主子听人劝,就算一时走错了道儿,也能扭转过来。可要是主子死个膛,好赖话都听不进,那么跟前伺候的人就倒了血霉了,非给活活坑死不可。

如今的老姑奶奶呢,不是烂好人,她也善于钻营,懂得算计。时至今日依旧不忘初衷,两眼直盯着皇贵妃的位分,知道四妃里头除了她,没有一个能堪大用,愈发起范儿,甚至得意地在屋子里踱了两圈。

只是说起金锞子,就有点儿发蔫,把小布袋子兜底倒出来数,眼瞅着越来越少,那份雄心壮志也萎顿下来,想了想对含珍道:“要不然拿个项圈出去化了,少说也能撑上几个月。”

可含珍舍不得,“宫里的东西,最值钱的是锻造的工艺,又是累丝又是錾花,全化成了金疙瘩,那多可惜。主儿,您如今愁的不该是金锞子的数量,该着急自己的身子,回头当上皇贵妃,没有小阿哥,位分坐不踏实。您想想,万岁爷后宫三年没添人口啦,如今太后全指着您,你要是一报喜信儿,太后一高兴,皇后的位分都在里头。”

颐行听了唉声叹气,“道理我何尝不明白,可什么时候长大,也不是我说了算的。”

“您多想想皇上的好。”含珍红着脸出主意,“想着要和皇上生儿育女,多和皇上耳鬓厮磨,就成了。”

颐行呆呆思忖,“这顶什么用呢。”自己也不只一回和皇帝同床共枕过,亲也亲了,搂也搂过,自己不还是这模样,一点儿进益也没有吗。

无奈含珍自己也是个姑娘,再往深了说,她说不上来了,只道:“要不再让皇上给您瞧瞧脉象吧。”

壮得像小牛犊子嘛,她听他这么说过,当时还置气来着,哪有人说姑娘像牛犊子的!

不过他今儿不高兴了,就因为昨晚上没睡好,早晨起床脸拉得像倭瓜一样。

“我过去瞧瞧他吧,顺便再请个安?”老姑奶奶开窍的样子还是很招人喜欢的。

含珍和银朱忙说好,搬来梳妆匣子给她重新擦粉梳头。她隔开了那个粉扑子,皱着眉说:“怪腻的,回头出了汗,脸上像开了河一样,不要不要。”最后洗了把脸,拿胭脂棍点了个圆圆的口脂,换了件鹅黄色的纳纱袍,小两把上只簪一枝茉莉像生花,就这么清汤寡水地,往延薰山馆去了。

正是午后时光,这时辰没准儿皇帝已经歇下了。她穿过小跨院,见满福正站在廊庑底下打盹儿,上前轻轻叫了声谙达,“万岁爷在哪儿呐?”

满福吓了一跳,睁开眼还有些懵,待看清来人忙垂袖打了个千儿,“给纯妃娘娘请安。万岁爷在西边川岩明秀呢,您随奴才来,奴才带您过去。”

这就是红与不红的区别,要是来了个贵人常在求见万岁爷,大中晌里头,谁有那闲工夫理睬她!至多堆个笑模样,说万岁爷歇下了,什么顶天的要紧事儿,也不能把万岁爷吵醒不是。

但老姑奶奶就不一样了,万岁爷亲自挑选的人,一直抬举到今儿。别说天上大日头正D,就是下冰雹、下刀子,冒着开瓢的危险,也得把人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