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2/4页)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锻炼,王书记做事更成熟了,当即笑道:“好,余总,我会尽快安排好,争取下周到省城跟你碰个头。”

很多事情电话里讲不清楚,王书记上任之前,肯定要跟余思雅当面谈谈的,同时让余思雅见一下团队成员。

余思雅也明白这点,笑道:“好,王书记上来之前先打个电话,我们提前安排好。”

两人又说了两句才挂断电话。

见余思雅将话筒放了回去,一边的丁舜像是松了口气:“余总,中午了,食堂准备好了饭菜,就等你了。”

“等我做什么,给我留一点,你们先吃啊。”余思雅笑着起身,揉了揉额头,“人都到齐了吗?”

丁舜轻轻摇头:“总共来了23个人,还有几名同志没来,估计不会来了。”

他们通知得早,很多人昨天都到了。今天是截止日期,都中午了还没来,想必是放弃这个机会了。

余思雅也不意外,工作虽好,但也有人会因为种种原因难离故土,选择留在家里。他们也不能强求,只能尊重别人的选择。

“这些人的资料都整理好了吧?你跟我说说他们的情况。”余思雅笑着说道。

丁舜点头,将这批人的情况简单地介绍了一遍:“23人中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8个人,其余都是20到30岁,已婚已育的……”

从年龄到婚育再到每个人的家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长等,丁舜都大致了解。

走到食堂,正好说得差不多。

因为今天是周日,服装厂休息,除了值班人员外,没什么人,平日里喧哗的食堂空荡荡的。23名退伍残疾老兵已经都坐好了,饭菜也摆在了桌子上,每桌四大盆菜,两荤一素一汤,不精致,但份量多,管饱!

看到丁舜和余思雅进来后,他们不约而同地望了过来。

丁舜笑着介绍道:“大家好,这是我们清河鸭集团的负责人,余总。听说大家过来了,余总特意来看望大家。”

人群响起了掌声。

余思雅笑了笑:“大家不必拘礼,先吃饭。吃过饭后,我会根据大家所填的资料,给大家安排工作,争取让大家明天就正式上班。”

这些人心里其实挺没底的,他们大老远跑过来,管吃管住的,顿顿都有肉,也没什么事情给他们做,大家心里都挺慌。听余思雅说马上就会有工作,大家这才放下心来。

这些人基本上都不善言辞,面对余思雅这么个年轻的领导,又是个姑娘,挺拘谨的。

见状,余思雅索性跟丁舜单独坐一桌,边吃饭边聊工作,趁着这个时间了解一下服装厂目前的情况。

提起工作,丁舜眼睛都亮了:“余总,你猜猜我们厂子九月以来,出货量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块儿?”

余思雅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无比肯定地说:“零售批发!”

丁舜瞪大眼,震惊地望着她:“余总,你,你怎么知道?”

余思雅笑了笑,不答反问:“说说具体的情况。”

这还用问吗?街边摆摊卖清河鸭服装的人太多了,她一路骑车过来都看到了好几波。全市有多少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小摊贩更灵活,价格便宜,服务热情,同样的衣服,买谁的还用说吗?

正是因为销量好,赚了钱,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业青年加入到摆摊这个行列。

虽然被余思雅猜了出来,但丁舜的兴致不减,笑呵呵地报出他们最近的成绩:“目前登记在册经常来拿货的个体摊贩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人,量也每天都在增加,截止前天,这个月零售批发的服装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件。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新鲜的现象,有一部分人拿的衣服特别多,一次几百上千件,而且三天两头过来拿衣服,后面都转手卖给了周边交通不大便利的县城、小镇上更小的摊贩,余总,这个事要不要制止?”

“为什么要制止?”余思雅反问。这不就是经销商、代理商的萌芽吗?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能力果然是无穷无尽的,只要给他们一点土壤和水分,他们就能发挥所有的智慧,茁壮成长。

丁舜拧着眉:“可是,他们这样赚取差价,被上面知道了会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余思雅笑看着他:“不用担心。他们也是付出了劳动,辛辛苦苦过来拿货,然后将货带到更远的地方,薄利多销,只抽取很少的利润,赚的也是辛苦钱。”

丁舜思考了两分钟:“好,我明白了。”

余思雅笑了一下:“这些人将咱们的产品带到更远的地方,对咱们也是一件好事,咱们应该鼎力支持才对。回头你看看能不能做出成本更低,更便宜,但耐用的商品,专门供应这一部分小摊贩。为了跟百货商店里的货区分,可以在衣服的标签上标一行小字‘零售特供’,走低端路线。”

供销社的网点固然遍布全省,可真想将清河鸭服装大力推广开来,占领全省的大部分市场,最终还是得靠这些个体户。这也是就后世所说的销售渠道,但现在大部分人经济都不宽裕,便宜耐穿毫看成了许多人的选择。尤其是要销往经济更落后的小县城和农村地区,更要便宜才行。

丁舜脑子活泛,马上明白了余思雅的意思,将事情记了下来。

饭后,余思雅分别见了这23三人,根据他们的籍贯、家庭情况和特长等等,将这些分为了两部分,其中老家离辰山县最近的11个人被安排去了清河鸭养殖场和饲料厂做保安。剩下的12名,两个门市部各2名,余下的8人留在了清河鸭服装厂。

工作安排好后,余思雅就回去了,她去了一趟农业厅,准备当面见见戚副主任,具体商谈一下合作的事。

谁知道戚副主任他们竟然提前回去了,这会儿已经到火车站了。

虽然没见到人,但余思雅也不是没有收获,她了解到了戚副主任这么快就下定决心的最大原因竟然是丰宁市的养猪合作社。

上半年,养猪合作社一直半死不活的。直到考察团去了以后,丰宁市见省里都大力推广猪饲料,这才意识到自己手上有个金娃娃,却没发挥作用。等考察团走后,丰宁市大力发展养猪合作社,目前已经成立了六家养猪合作社,搞得有声有色的,还计划在年底将全市的养猪合作社规模提高到三十家以上。

戚副主任去参观了之后非常满意,而且也看到了丰宁市上半年的独苗苗青阳养猪合作社的成绩,五百头猪半年出栏,给该合作社带来了总计一万余元的利润收入,就是平摊到每户的头上,一家也有五六十块钱的纯收入。

用饲料一年能养两批生猪,每家的纯收入岂不是能增加到一百元左右?这对目前的农村来说,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