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2/2页)

这简直是在啪啪啪地打官家的脸,其他的都能忍——夷狄之赂都敢写,扎心啊老铁!

有考官就认为这份卷子纯属无中生有,妄议朝政,建议对之严厉制裁,打落到第五等里去。

赵祯一听,什么?黜落?万一是我的吉祥物怎么办?虽然按这孩子的性子来说可能性很小,但是万一呢?

想到三苏以外的那个王同学,赵祯认为这份卷子大概率是他的。

最后还是挥挥手:“设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这么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为什么不特与功名?”

不过三等是不可能再三等了,考官们闹着将该份卷子落入四等。

那就还有两份,一份文采简直能够亮瞎眼,另一份则考据周密论点扎实,一个个建议都落到了实处,一看就是天才和老实人的区别。

赵祯在使劲想,认真想。

万一这孩子的卷子在里边,那应该是天才的那份,还是老实的那份?

天才那份,肯定不是苏辙的。

苏子瞻?有可能,他的天才梅尧臣和欧阳修都实锤了的。

那苏油天才吗?十四岁中探花,这不是天才,什么才是天才?

这样分析不好定,再看看老实的那份。

这份会是苏轼的吗?听说这娃脾气也贼好,除了偶尔爱开玩笑,骂他都不怎么生气的,也算老实,有可能。

那苏油老实吗?呃……皇后都管他叫猴子了,直到被拘管起来才认真读书,老实个屁!

再想。考据周密,论点扎实,这是需要经历才能磨练出来的,应该是成年人才有的手笔。

苏轼苏辙都比苏油大十几岁,论经历,肯定比苏油这童子鸡丰富得多,因此老实卷子,多半属于他们。

如此看来,赵祯觉得,选天才那篇,苏油得到第三等的概率更大。

主意已定,赵祯说道:“‘臣’字卷,文采斐然,理义精通,无可挑剔,可以拔为第三等。其余三份,同列四等吧。”

众考官躬身齐呼圣明。